fbpx

認識情緒後飛速成長?|每個人都心裡有傷|不完美但夠好的父母

目錄

想聽這篇的聲音版嗎?快來這裡聽Podcast!

Ep. 130

為何我在認識情緒後飛速成長?

讀諮商而認識情緒後,我對情緒的全新認知:「情緒不是待解決的問題,而是通往自我認識與改變的重要路徑。」

 

以前面對朋友或自己情緒時,傾向找方法舒緩情緒,類似「頭痛醫頭」的模式。現在我會陪朋友和自己待在情緒裡面久一點,多問問他或自己一些問題,來聆聽當下那份情緒給我們的獨特訊息,從中發現我們從未探索過的角度。

 

現在我懂得把握情緒當下,去了解自己的需求,及觀察自己有哪些重覆出現的弱點與課題。我能快速堆疊自我覺察力及自我了解。也因為愈來愈認知及接納自己作為一個「不完美且有血有肉的人類」,逐漸培養出自我疼惜的態度,愈來愈懂得愛自己。

 

能注意到更多思考的角度,也讓我用更全面的眼光看待世界及關係。我的人生觀因此愈來愈立體及靈活。

 

為何需要「在情緒裡找答案」?

不同類型的情緒裡都有其獨特的功能、資源與答案。人生會一直卡關的地方,可能往往藏在你最壓抑、最抗拒、最陌生的情緒中。

 

例如:從小面對家暴的孩子壓抑憤怒情緒,一生難以連結憤怒的資源,一直受困於脆弱的自我形象,相信自己只能是無助的、無能的、不被愛的。即使長大後,可能仍然一直重複弱化自我的行為模式,例如總是被欺負或過度委屈。若是他最終能允許並連結憤怒,他就能重新劃清責任歸屬,認清是家暴他的家人做錯,不是自己不好才遭受這種對待。憤怒的情緒也會給他力量面對生活中「被虧待」的情境,開始能捍衛自己的界線,相信自己值得為自己出頭。

 

終於,他不再卡關在「受害者」的角色,找回了尊嚴,也學會尊重自己。

 

創傷的廣義理解

現在很多人都把「創傷」掛在嘴邊。到底怎樣才算是創傷?我認為不必執著於是否符合創傷的嚴格定義。每個人生活中都或多或少有心理上的「傷」。

 

如同人從出生以來,難免累積大大小小的傷口或疤痕。我們可以把心理的傷視為與身體受傷一樣自然的經驗,接受「每個人都有傷」,可以增強對自己的接納感,也能提升對他人的包容度。

 

即使遇到我們認為奇怪的人,也能理解他可能背後有獨特的故事。

 

親子關係與「夠好的父母」

世上不存在完美的父母。父母做得再好,孩子都一定會感覺「有所缺」。因此父母只需要當「夠好的父母」就夠了,不必要過度苛責自己。成年孩子嘗試療癒自己,並不是在指責父母的不足。

 

接受孩子成長後也會改變父母為自己造成過的影響,其實才能給予孩子更多療癒的自由,讓孩子毫無掛慮地把自己長好。而把自己長好,其實是孩子成年後的責任,不是父母的責任。

 

過於追求完美的父母反而會傷害關係、傷害孩子的成長。追求完美,難免會不自覺將孩子的成長結果視為自己價值的證明,反而可能造成干涉與壓力,影響親子關係。

 

《愛的藝術》一書啟發我的觀點: 父母與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應該尊重彼此的邊界,給予自由與支持,而非過度控制。從孩子出生開始直到成年獨立前,父母就已經是在準備與孩子的分離。在這十幾年間,盡力幫助孩子準備獨立之後可以把生活過得很好、成為為自己人生負責的人,然後放手讓他飛出去。

閱讀此主題下篇

分享文章

關於作者 Shaya
從小到大,我都常被身邊的人形容為「想太多、情感太豐富、太認真」。雖然這些情感上的起起落落有時候真的滿累人的,但我卻同時從自己的內在世界發現很多人心有趣又寶貴的東西。
後來經過了心理諮商輔導碩士的進修和服務有身心需要人士的日子,我更深體會到真正領人走向豐盛生命的幾乎都必須從內心出發。
於是,我開始了《Life Storying 微步調生活靈感》的內容分享,希望透過我的掙扎連結於你。
讓我們一起從內心一步一步的累積改變、並從生活中的小處開始實踐成長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每個人存在於人世間,都在寫著屬於他的一個人生故事

每個人的書本厚度不一樣,取決於他的壽數有多少。

身為作者的我們,無法得知我們的故事寫到了幾分之幾。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隨著分秒過去我們的筆都不斷揮舞著、書頁也不斷往後翻著。

關於過去,你或許有些遺憾寫下了某些的決定,寫成了今天的你。你或許相信,你的故事只能以同樣的風格貫徹始終地寫下去。的確,無人能改寫過去。但,你知道嗎?你永遠可以重新定義過去的故事,選擇用新的風格創造新的情節。

關於未來,你或許曾夢想一個美好的畫面可以發生。然而你知道,要寫出改變總是比重覆寫著那些老掉牙情節要用力得多,於是默默地用著慣用的字眼、寫下了一樣的每一天。但,你知道嗎?改變或許真的沒有那麼難。你永遠可以從此刻開始,只要專注地決定並寫好當下的那一個字,就能一字一句地漸漸累積成新的情節。

在這裡,我們將一起探索把故事寫得更美的方法。

在你Life Storying的過程裡,願我的分享能予你一些寫作靈感,以微步調活出新情節。

by Shaya
A Life Story Writer (just like you)
想做甚麼呢?
喜歡聲音
喜歡文字
分享網站
追蹤專頁 緊貼所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