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追求跳脫舒適圈,可能是你永遠無法對自己滿意的原因
你是不是也曾經興致勃勃地決定「我要跳脫舒適圈!!!」?
舒適圈的概念被廣泛應用,也鼓勵了很多的人突破了自己。
然而,你可曾仔細地想過,這個說法也可能生成了額外的思想框架?
要過上美好的生活,從心中的信念開始覺察和調整吧!
今天我會跟你立體地聊聊可以如何調整我們對舒適圈的認知。
缺點不一定是缺點。Shaya的缺點曝露特輯?!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喜歡自己的缺點,認為把缺點改掉的自己一定會變得更好。
不過,缺點真的是缺點嗎?不同的特質都有其帶來的困擾,同時也有它的價值。
仔細思考你的「缺點」的本質,也許你會重思改變的決定。
《人生4千個禮拜》生命有限,所以我們更會為錯過而喜悅。我們從來就不擁有時間。
你是時間管理控和生產力狂嗎?你有沒有陷入愈管理時間卻愈焦慮的漩渦裡?
你有想過到底是哪裡不對勁嗎?是你的FOMO錯過恐懼嗎?是你忘了人生活著的本質嗎?
你有沒有仔細想過時間的本質?
這些大哉問,我想透過分享《人生4千個禮拜》這本書,跟你探討。
[坐。談]空虛感是甚麼?空虛也是一種意義?
空虛感對你來說是甚麼感覺?當你感到空虛時,你有注意過自己會做些甚麼嗎?
空虛感是種想讓人擺脫的感受,但它的存在原來對我們的人生有非常具價值的意義。
它,可以是件美事。我今天想來跟你聊聊,我們是怎麼看的。
別誤會!課題分離並不是「不關我事」和「關你屁事」
近年來「課題分離」和「關係界線」的概念非常地夯。你是不是也因為這些概念而得到了救贖呢?
這些概念幫助我們脫離了很多痛苦,因此被廣泛流傳。然而,你掌握到和正在應用的,真的是最準確的版本嗎?
有不少人只取片面的意思去實踐,竟慢慢走向了另一個孤獨的極端。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今天我會跟你探討「課題分離」的本質竟然是「連結」。
致:照顧退化中的老人家而心累沮喪的你
「看著阿公急速退化,愈來愈憂鬱和固執,作為照顧者的我既心疼又無奈。我可以怎麼做呢?」
很多人都忘了,老人家除了有身體上的需求,心理健康也需要被關注。照顧者打理好自己的心態和壓力,才能同理及陪伴長輩走這段退化與失去的路。
這集非常適合分享給照顧者們,感受被體諒,也反思對於照顧長輩時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