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情緒,你會有甚麼感覺呢?你跟它熟悉嗎?你跟每天朝夕相處的它關係怎麼樣呢?
我覺得,情緒是上帝賜給人的一份非常特別的禮物。我們能透過情緒更深刻地體會我們的世界、生活、跟人的關係、跟自己的關係。
雖然,我們常常會視情緒為一種負擔和困擾,但其實我們是不是對它有甚麼誤會,才讓我們跟情緒之間存在更多的磨擦跟拉扯呢?
既然我們無論如何都要時刻跟它在一起,不如我們好好地認識它,讓我們能因此活得更豐富更和諧吧!
今天我會以一種叫情緒導向治療法(Emotion-Focused Therapy, EFT)的心理治療理論做背景,跟你一起探索情緒跟我們的關係。
情緒是一門語言,是一種溝通。
它幫我們聽見自己的心在說甚麼,連結於自己。也讓我們向其他人表達,還有從別人的情緒了解對方,讓人與人之間可以連結起來。
情緒說話的方式有甚麼呢?除了一些我們從嘴巴說出來的話之外,其實更多的是在我們的身體感受、肢體表情還有內在對話上表現出來。
你可以想像你在看一齣電影,螢幕上有一個人安靜的坐著、沒有哭、一個字都沒有說,但你卻非常濃烈的感受到了他的悲傷。
現在你可以花十秒鐘的時間,去想像跟觀察,你是怎麼從他身上感受到悲傷的呢?
(十秒後)你發現了嗎?其實單從他的表情、眼神、姿勢、動態,你就知道他正在向你溝通著悲傷的感覺。
我來猜看看你剛剛想到的那個人是甚麼狀態,你可以看看我猜對多少喔!
我猜,他的眼睛是向下看的、嘴角向下、頭低低的、肩膀有點縮在一起、背有點彎彎的、吸氣吸得有點淺但呼氣卻很重、身體跟手腳看起來沒甚麼力氣、動作很緩慢甚至沒有任何動作。
好,不知道我猜對多少呢?他一句話都沒說,但你幾乎可以確定他的悲傷。
那我再問你,如果他用現在這個狀態跟你說了一句「我現在很開心。」你會相信他是開心的還是悲傷的呢?你應該會覺得他說的開心是在騙你對不對?
再假設,你現在就坐在這個人的身旁。你有沒有開始不自覺地在想「他現在需要甚麼呢?我有甚麼可以為他的做嗎?」
不管你最終有沒有實際的去關心他幫助他,他的悲傷都向你溝通了他需要被關心被明白的訊息。
而你如果甚麼都沒說,只是靜靜地坐在他身邊十幾分鐘沒有走開,他或許也會接收得到你在陪他的訊息。而你的陪伴,其實就是由你內在關愛的情緒所驅動的。
在人跟人之間,情緒就是這麼一回事,會流動、會溝通、會帶動我們去回應。
情緒跟我們的身體反應和內在對話是分不開的鐵三角。
那情緒有甚麼特質呢?
以下我的描述是指情緒最原始跟健康狀態下的特質跟作用。至於那些我們認為情緒出問題的狀況,在稍後我們會討論到。現在先請你以情緒本身存在的功能跟目的來聽以下的幾點特質。
一)情緒它像聚光燈,照出當下對我們來說重要的事,讓我們把心力跟資源集中在重要的事上。
當你將要進行一場面試,你會開始緊張,然後會排出時間來準備。當你跟一個你珍惜的人在一起,你會感受到愛,你的心會專注於享受這段關係,而不是還一直想著家裡的雜事、工作、手遊等等的。這些都是情緒在帶動你去專注在對你來說有價值的事情。
二)情緒它帶有行為傾向(Action Tendency),會驅動我們做一些行動。
悲傷驅動剛剛電影裡的那個人停下來消化和接受自己一些重要的失去,關愛驅動你去關注他的需要。
三)情緒它是一種內在對話,會影響我們怎麼看自己、看別人和看世界。
悲傷在說的是「我失去了很重要的東西。」害怕在說的是「有危險!要小心!」內疚在說的是「是你做錯了。你應該為自己的錯誤負責。」憤怒在說的是「是他不對。你要爭取。」
四)情緒它表達出我們的動機(Intention)和需要,會幫我們調節與其他人的互動。
當一個人表現出軟弱害怕,他其實是在尋求其他人的保護和避開危險。一個人生氣的時候,是在向侵犯到自己的人爭取一些他認為對的事情還有保護自己的界線。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一些濫好人,常常都委屈自己將就別人,從來沒有為自己爭取過。你看著他這樣,為他感到不值,一直勸他勇敢一點為自己說話,他卻怎麼樣都無法踏出那一步。終於到有一天,他終於終於再也受不了了,這次他不再委屈、而是感到非常生氣,大發脾氣把一直以來的不滿爆出來。
情緒是帶有能量的。
憤怒是一種能量最強的情緒,會給他勇氣保護自己不再被傷害。在他懂得跟容許自己生氣的那一刻,他就得救了。
然後說到為什麼憤怒會帶這種能量呢,又可以扣回我們的身體反應。在生氣的那一刻,我們的身體會分泌腎上腺素跟皮質醇,讓你儲存在身體的能量釋放出來、精神與專注力提升,進入作戰狀態。
說到這裡,把情緒說得那麼厲害,那是不是我們都順著情緒來反應跟面對生活就好了呢?那倒也不是。請你就繼續帶著這個疑問聽下去吧!
剛才我們提到了情緒在我們與人連結中發生的作用。現在我會分享關於情緒與我們自己的關係,它在我們的心裡又是怎麼運作的。
其實要跟情緒和平共處、甚至建立出我們享受的關係,我們就應該把它看成我們想要用心陪伴和照顧的孩子。
有時候我們很抗拒情緒,是因為我們把它看成無理取鬧、一直打擾我們做事、影響我們判斷、榨乾我們能量的魔童。我們傾向把生活的壞事和錯誤決定歸究於它,想逃避它卻又趕不走它,愈想趕走它、它就愈吵鬧,我們跟它的關係也就陷入了惡性循環。
但是,請容我說一句真心話。有時候孩子胡鬧搗蛋,並不是孩子天生邪惡,而是父母不懂管教和培養健康安全的親子關係。而我們,作為情緒的主人,其實也該負起責任,不是一味怪罪情緒很麻煩。
接下來我會繼續用跟孩子相處比喻來討論:
我們應該怎麼跟情緒相處
一)聽懂它說的話跟真正的需要
你是不是曾經經歷過這樣一段日子呢?你很想避開或壓抑你的某種負面情緒,覺得它很困擾你,你好不容易用一些方法讓自己暫時冷靜下來或開心起來,但沒過多久那種情緒又跑回來了。你也就因此愈來愈討厭這種情緒。
剛剛說,情緒就像小孩。它一直哭鬧,你覺得它很煩,所以一直塞糖給他吃,他才安靜了一下,不久後又開始鬧,你又再塞它糖果。
但,你知道你的小孩真正的需要是甚麼嗎?它可能是因為你很久沒有專心的陪伴它,它要的是你的陪伴,你給它糖果根本就解決不了它的需要,會反覆的鬧其實也是理所當然的,不是嗎?
所以,情緒來的時候,你與其急著要它閉嘴,不如真正的聽它說話。當它要說的話都說了,也真正被聽懂了,它自然就不會再鬧再一直引起你注意了。當然,要正面去接觸負面的情緒,是真的很不好受。但如同當父母的,孩子再煩、你再累,你還是會刻意去陪他。
二)接納它的表達
一直去否定孩子的表達,又會帶來甚麼問題呢?假如一個孩子每次哭,都被父母兇他說「不准哭」,漸漸地他會相信哭是不對的,他就會扭曲自己來滿足父母的期望、不再容許自己表達傷心,內在健康和自我價值卻開始出問題。
情緒也一樣,當原發健康的情緒一直被否定跟壓抑,很多情緒病就是這樣悶出來的。
另外,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人就是很難接觸到某種感受?回到剛才那個濫好人的例子,他可能就是相信生氣是不對的,於是一直承受委屈,殊不知生氣才是他最深層真實的感受、那個真正能幫他脫困的情緒。一個經歷重要失去的人,如果不容許自己悲傷,他會跟自己說如常生活,但他的心可能其實一直都無法放下。
這裡你注意到了嗎?
通常會困住我們的不是情緒本身,而是我們為了抗拒情緒下反而給自己設了個走不出來的局,產生出另一種適應不良(maladaptive)的情緒。
本來我們不想那麼複雜,卻愈搞愈複雜…
情緒是一層一層的,這種看法在薩提爾模式治療也有說明。你可以去看看這篇文章:
為甚麼說真話這麼難? 因為情緒就像俄羅斯娃娃一層一層的(薩提爾模式)
目錄 —《心理小學堂》系列 — 薩提爾家族治療模式(一) 「你把家裡當飯店嗎?那麼不想回來就乾脆別回來了!」 這句話有很多父母對孩子說過。或許你自己本身就有說過或聽過。仔細一點想,我就會為他
但並不是說,我們就要完全順著情緒去做所有決定跟反應喔!
原因有兩個:
一)情緒太高漲時,會無法發揮最好的作用幫你做出正確判斷。
這不只是指負面情緒像是低落或生氣,一些正面情緒過強過於亢奮也一樣會影響我們的判斷。
所以,我們也要有學會把過強的情緒調降,然後視情緒為其中一方資訊提供者,跟其他因素作配合分析才做出決策。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把它當作GPS,而我們自己才是司機,以GPS的資訊協助我們決策,但最終決定怎麼開車的還是我們自己。
二)情緒有時候真的太痛太難受,在還沒做好準備下你很難去面對。
這時候你可以跟自己的心說:「我答應你一定會回來聽你說話,一定會,但我需要一點準備。」像面對孩子,你直接逃避他,他只會感到更不安更想拉住你。但如果你能安撫他,讓他信任你忙完後會回來陪他,他會願意等。
我真心覺得,學會跟情緒相處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必要的生活技能跟投資。只要學會這個,我們人生就會有極大的改善。所以很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為你帶來一些幫助。
接下來,我也會繼續創作一系列情緒翻譯的內容,每次以一種情緒為主角作分享,漸漸地我們就能讀懂每一種情緒嘍!記得回來追蹤更新喔!(文末可以找到本系列其他文章連結**)
~本週微步調任務~
想像情緒就是個小孩,花一點時間去感受跟檢視一下你平常跟他相處的狀態吧!
It’s your turn!動起來~
- 留言:你跟你的情緒關係如何呢?
- 延伸文章閱讀:點此閱讀《為甚麼說真話這麼難? 因為情緒就像俄羅斯娃娃一層一層的(薩提爾模式)》
- 書籍閱讀:Working with Emotions in Psychotherapy-Leslie S. Greenberg, Sandra C. Paivio
- 最後,你的鼓勵非常重要。在文章結尾點擊五下[拍手],或者從Likecoin以月費贊助,能讓我的創作變成實際回饋喔!
|情緒翻譯系列|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