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想聽這篇的聲音版嗎?快來這裡聽Podcast!
Ep. 74
還記得上一篇我們聊到父母會傳承給孩子的傷害嗎?我們沒有要責怪誰,因為只要是受過傷的人就必然也會無心地也傷害到他人,而世上沒有一個人是沒受過傷、是完美的,所以這是身為人類最自然不過的表現。
當你在自療的路上發現,有些傷原來來自你所愛的家人,你是否會有種自己不該責怪家人的愧疚感?
今天我想告訴你「對家人失望,是療癒童年的傷的開始」。
看見父母的不完美,並不代表你不愛他,你只是誠實地看見你們的關係,好在未來能更好地愛他們和你自己。你絕對有資格去療癒你的傷。
這篇也非常適合愛孩子的父母們服用~
我以前在《你的每個生活小行動都在改變世界》有分享過正向影響的傳播鏈,鼓勵大家好好發揮自己的力量,在你的位置讓世界變得更好。
這一次,我想跟你聊聊關於傷痛的傳播鏈。
我會聊到我們如何讓我們的傷痛停在我們這裡就好,盡量不要再傳給身邊的人或是下一代。我說的是盡量喔!盡量而已。就像我上一集說的,不管你多愛身邊的人、用盡全力給他最好的,你都不可能完美無瑕,所以沒必要對自己過於苛責。單是你有意識去為自己的傷痛負責,並且減少無意識地把傷痛投射給別人,這份努力就已經非常足夠了。
那在人類的社群中,除了我們可能傷害到他人,也必然會遇到我們被他人傷害的狀況。因此,我也會聊聊,我認為我們如何讓他人的傷痛就停在對方自己身上就好,減少吸收屬於其他人的傷。我並不認為保持距離或甚至隔絕他人是個可行健康的方式,因此我會討論到的是與人相處的當下如何在心中設定好積極穩健的心理機制。
好的那麼今天的內容大致上就是這幾部份。
我想先從傷痛的傳播鏈的特質開始說起。
傷痛傳播鏈的特質
邀請你想想看,你覺得是正面影響還是傷痛的傳播更快更深呢?
我自己的答案是,負面能量和傷痛其實傳播得更快更深。你想想喔,是不是有很多的網紅或公眾人物都有提過,就算一千則網友回饋中只有兩三則留言是酸民的攻擊,他們就是會不自覺地一直專注在負面評價而受傷,其他那麼大比例的鼓勵卻好像不存在了?
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感受過,當你收到回饋時只要當中有一句批評,當你明明被很多人所欣賞、但只要有一個人好像不那麼喜歡你,你就無法停止去反芻那些負面言語和情緒,甚至連你自己也開始批判自己。
再說,人呀常常在受到肯定會開心個幾小時、一兩天,但一些負面反應卻不知為何可以存留好幾天、甚至好幾年。你會不會也想起了好多年前,別人的一句批評、或是一個否定你的眼神呢?
對呀,正面跟負面影響就是那麼的不平等。到底人類的機制為什麼會是這樣子呢?其實,這樣的機制是幫助我們生存的。沒錯,一些快樂、被肯定的積極感受,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情緒,指引和推動我們往想要的方向前進,也會鼓勵我們更多地與其他人類一起分享美好、互相幫助。
同時,你想想那些負面感受有哪些功能呢?他們其實都是攸關生存及威脅的。當有威脅出現,我們會升起負面感受,探測危險之處,並集中力量應對危機。所以可想而知,負面情緒必須是非常瞬速且強烈的,我們才不會錯過危機的警號,還悠悠地在安逸裡坐以待斃。
這些正面及負面感受的性質差別,也就是我們人對負面訊息更為敏感、而負面影響具強大傳播力的原因。
網路發展加劇傷害傳播
我自己認為,現代人生活品質以幾何倍數提升,卻有愈來愈高比例的人患上心理疾病的原因之一,是網路的普及。
以前的人生活在一個小社區中,有零星的衝突,人類的心智還是可以應付的。但現在網路讓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龐大的世界和人群,不認識你的人都可以在網上跟你說上幾句。而你在網上發佈內容時,你心中也默默知道真的有好多人在 watching you。
網路上有很多人爆紅,但也有很多被黑、然後快速爆炸性傳播的事例發生過。犯了一點小錯,可以被上百萬人放大公審,後續難以翻身。也有不少事件是當事人被誤會,只因為斷章取義或單方面說辭,而白白地被群起圍攻,最後升級成網路霸凌。
我們人類的心智真的根本就追不上網路的發展,所以出現了非常多不健康的風氣和心理困擾。我們無法、也沒必要讓科技倒退,但我在這裡希望你也會開始注意到這個落差對我們的影響,而你可以好好地保守你的內心,更重要的是,盡量不要參與在網路上把傷害擴大的行動中。
我們本來就無法憑網路上那片面的資訊知道全貌,根本就難以判斷對錯。更何況世界上很多事都沒有絕對對錯、只有站在不同角度的差別呢?那不知道的,我們不如就少參一腳。我們無法控制他人,但至少可以讓傷痛停在我們這裡。
情緒轉嫁把傷害擴散
回到更貼近我們現實生活的。我想問你,你有沒有試過因為發生了一些不開心的事,然後忍不住發脾氣在無關的人身上,事後你才後悔傷害了對方?可能是在公司受了氣,回家對家人語氣不好。或可能是你因為感覺煩躁,而對一個服務員用無禮的語氣說話?
我先承認,我絕對有。人在情緒不好時,的確難免會把氣發在其他人身上。這是不對的,卻很難免,對吧?
好我們來往下想,傷害會如何傳播下去?
用服務生來當例子。假設今天我因為很煩躁,不自覺地對服務生大小聲。服務生可能也因此覺得很委屈生氣,於是下班回家沿路也對其他人散發負能量,而那些人又把負能量又分散帶到更多人那裡去。
就因為我的煩躁,負面影響就這樣擴散成一個網路,影響好多好多的人。這畫面是不是很可怕呢?
再想深一點,會不會服務生本身就有受過不被尊重的傷,於是我對他的無禮在他身上竟然形成了五倍傷害呢?
聽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這樣世界也太悲慘了呢?難道我們只能讓傷害就這樣蔓延嗎?其實不是的。
我們的主題是讓傷痛停在這裡嘛,當然就會說到切斷傳播鏈的方法。
切斷傳播鏈的方法
我們以服務生為主角。如果他在受到我的無禮對待後,想到「咦?我只是放杯子的時候大聲了一點,客人的反應這麼大是正常的嗎?好像不是很正常,那會不會是這位客人本身心情不太好呢?雖然我覺得委屈生氣,但想到他可能有他的原因,也不是在針對我,那我好像就不用太當真了。」
這位服務生能夠區別出屬於客人的情緒原因,就讓傷害停在客人那裡,自己也不會因此而掉進自我懷疑裡面。同時,他也容許自己感受和看見自己的確有因此感到委屈生氣,但程度上以及對應的原因都會合理非常多。他把傷害擴散下去的機率也會降低。
有時候,就算對方說的話聽起來是針對你,但其實是他比較沒有情緒的意識,把屬於他的情緒轉嫁到你身上而已。老闆早上出門跟另一半吵了架,於是今天就到處挑你毛病。就算他的攻擊對象很明顯是你,但他的情緒來源是他個人的家庭問題。如果你認真地都Take it personal,都往心裡去,你真的會內傷到爆。
終止他人對我的傷害
所以,在我們被傷害的當下,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第一,我們可以誠實地面對自己委屈生氣的感受。
不管對方講的多有道理,但並不代表對方可以用暴力和羞辱的方式來表達。因此,你可以為對方不恰當的表達方式而為自己打抱不平。這一份委屈生氣的情緒,是幫助你偵測對方的錯誤表達的。
第二,誠實地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及錯誤。
對方的表達方式及表達內容是兩回事,會不會在他粗暴的表達背後,其實真的有我們可以吸收並改善自己的部份呢?那麼,就鼓起勇氣去讓你的自責感告訴你,你可以為哪些部份負起責任。
第三,永遠在心中留一個彈性去明白,對方的反應可能不是百分百針對你。
用你的同理心去理解,對方也有他的情緒狀態,和會特別敏感被觸發的傷痛課題。這不但是為了體諒對方,也是在保護你的心,避免感染到屬於對方的傷。知道那是他的情緒、他的傷處,那你也就比較能把不合理的對待留在原地。
剛才講的委屈、生氣、自責、同理等等的情緒,全部都是交互作用及彼此配合的,好把你和對方的課題個別釐清。你最重要要做的,就是看見並接納這一切的感受,它們會自動為你工作。
以上是讓屬於對方的傷停在對方那裡的方式。
終止把我的傷傳播給他人
那我們又如何讓自己的傷痛停留在自己身上就好呢?我相信,沒有人會想傷害所愛的人及無辜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傷害擴散給他人,是因為我們對自己正處於情緒中而沒有覺察。可能,如果你知道自己正在煩躁,並且知道煩躁的源頭,你就比較不容易向不相關的人直接丟出你的脾氣。又或你也許已經可以找到方法安撫自己的情緒了。所以,想讓傷害停在我們這裡,覺察力真的非常重要。
如果說是短暫的情緒狀態還好,但其實我們還可以再拉大格局去看一些更深的內在課題。你有沒有一些地雷是被踩到會很容易爆炸,而其他人覺得你的反應誇張到莫名其妙的呢?
像我的話,就是滿玻璃心的。就算頭腦上知道對事跟對人的批評不一樣,但我在聽到他人給予我一些意見時,都會第一時間先感覺我的人被攻擊,而升起了防衛機制,作出很抗拒和厭惡的反應。
對方不知情的話,就會覺得好心被雷針,也會擔心他是不是得罪我了。而我事後在回想時,會知道令我不高興的不是對方,而是我深藏的脆弱被觸發了。我會因此為我的反應對對方很抱歉,也覺得自己很丟臉。
我過去受過的傷,也許就因為我的自動反應而傳給了想給我建言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自我療癒、好好修煉自己的課題是那麼重要。人類間一直互相流傳的傷害,很多時候就是出至於每個人各自無意識的課題地雷。最慘烈的狀況,就是剛好兩個人的傷害正好也對上了對方最深的痛,就會形成非常不好的互相傷害循環。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有類似的困擾,想減少自己的自動化機制對其他人造成傷害,那麼我接下來就跟你分享我正在努力的方向。
走向有意識回應的五個階段
我認為目標是要從毫無覺察,走到新的、有意識和健康的回應模式。而整個過程總共分成五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毫無覺察
也就是說你連自己有哪些課題都不知道。因為這樣的盲區,你的反應都是順著你的地雷被觸發的,而且你也看不見原來你的慣常反應跟你的課題有關。於是你的情緒會很自由奔放地到處投射到他人身上。
第二個階段:你開始看見自己的自動反應循環
以我為例,就是我開始注意到自己被批判時都會有非常相似的抗拒反應,不管對方是誰、內容是甚麼,我都會像刺蝟一樣把刺撐出來,會刺傷別人。
會走到這個階段,很多時候是你開始在生活中發現一些重覆出現的困擾了,你就會開始反思問題是不是出在自己身上呢?為什麼很多事件的走向都有一些既視感呢?
好,那到這裡你也還沒串連到你這些自動反應到底跟你內心的甚麼課題有關。
第三階段:串連並療癒你的人生課題
這時候你因為真的有想改變的動機了嘛,於是你開始往內心跟回憶深挖,可能會追溯到原生家庭、從小被灌輸的文化觀念、某些重大的人生事件等等。
那因為,內心的改變是非常漫長的,你在跟人相處的自動反應上就會在三個狀況之間遊走。有時候會失控,但事後會覺察到「呀!我又失控了」。有時候在當下覺察到,但因為傷還在治療中,內心的情緒動力還是太強,而又用了舊模式反應。有時候狀況好一點,又好像能及時覺察到慣性跑出來,而且來得及調整反應。
覺察力的訓練跟內在療癒都是需要非常多時間耕耘的。所以,就算有時候又失控了,好像一時進步、一時退步,也沒關係。把每一次都當作一個練習覺察和調整的機會。你會覺察得愈來愈快、反應的管理愈來愈好。
第四階段:發展出有效回應機制
在這個遊走的過程中,不斷去練習和測試出新的有效回應機制。以我為例,我可能在覺察到自己對意見的抗拒時,後面幫自己發展一套新的步驟:就是當下先靜下來不說話、避免攻擊到他人,然後心裡開始區分對方的表達中對事和對人的部份,接著感謝對方的好意提醒,事後才找到安靜的空間去消化我可以改進的地方。
記得,你並不會馬上就能發展出一套完整跟有效的新模式,所以給自己包容和耐性去犯錯和做測試,最後去蕪存菁成一套有效的模式。
那你可能會說「可是我知道新模式怎麼做,也不代表我就能實行出來呀!」
沒錯,所以第五階段就是把新機制練成新的慣常模式,把它練成最自然的肌肉記憶。
第五階段:形成新的慣常模式
這個部份其實是雙線進行的。第一條線是我剛才說的,不斷實踐跟練習就會愈來愈熟練。另一條線是,我們改變不了,常常是卡在心中未癒的傷會像一條橡皮筋一直把你重新拉回原地。你會發現當你有慢慢把傷醫好,你採取新機制的阻力就會變小了。
而你透過練習新機制,也會反過來幫你產生一些新的成功經驗來幫你治好你心裡的傷。所以這兩條線是同時進行,並且相輔相承的。
修煉到最後,你會發現你不再被之前的自動反應控制了,你有了新的自主且健康的回應方式,也因此,你把傷療好的同時,你的傷也不再擴散到別人那裡去了。
以上就是我們讓傷停在自己這裡就好的方向。我看過很多受傷的孩子其實是因為父母也是傷痕累累,都會為這樣的家庭感到非常心疼。所以我自己的觀念是,如果我要成為好父母,我就需要把自己的心醫好,希望傷害停在我這裡就好,停止代代相傳下去。
重點整理
- 人與人之間會形成傷害的傳播鏈。因此,我們需要有意識地讓傷痛停在這裡就好。
- 當有人把傷害傳給你,就好好區分及包容屬於對方的傷害課題,讓傷痛停在那裡就好。
- 而我們自己也可以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反應、傷痛課題,治好自己,以及發展出一套不暴力的有效回應策略,讓傷痛停在我們這裡就好。
如果你也想培養對情緒和人生課題的覺察力、學習情緒如何帶你做好你跟他人的課題分離,你可以參加我們的《情緒衝浪課》。這門課我介紹很多次了,就不多說了。你可以直接到這裡了解更多。
~本週微步調任務~
這週裡特地去覺察一個他人對你的傷害反應,並從中練習區分可能屬於對方自己的傷,減少吸收他對你的傷害。
It’s your turn!動起來~
- 留言:你曾成功分辨出屬於對方的傷而終止了它傳播到你身上嗎?
- 行動任務:這週裡特地去覺察一個他人對你的傷害反應,並從中練習區分可能屬於對方自己的傷,減少吸收他對你的傷害。
- 延伸文章閱讀:點此閱讀《每個人都有資格療癒童年的傷》
- 最後,你的鼓勵非常重要。在文章結尾點擊五下[拍手],或者從Likecoin以月費贊助,能讓我的創作變成實際回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