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別誤會!課題分離並不是「不關我事」和「關你屁事」

目錄

想聽這篇的聲音版嗎?快來這裡聽Podcast!

Ep. 85

對你來說,甚麼叫做「課題分離」?你覺得這個觀念對你的意義是哪些?

 

如果你是很容易被影響、很習慣符合他人期望、或很用力地為他人付出的人,你大概會發現「課題分離」的觀念對你來說尤其重要。不管你擅不擅長做這件事,今天的文章希望都能幫助你重新思考「課題分離」的本質。

 

「課題分離」的思潮

「課題分離」這個概念自從《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爆紅之後,開始被廣泛討論和應用。再搭上周慕姿老師寫的書《情緒勒索》,讓一直在傳統華人文化中被期望及關係牽扯所苦的我們,開始有了新的選擇,我甚至會形容這是一股思潮。

 

一直以來,華人的文化講求人情、講求權威的階級權念、講求合群、講求角色責任等等。任何文化都有它的好處與壞處。這樣的文化下,社會相對和諧穩定、也會給人一種感情流動的感覺。

 

同時,也發展出了一些「副作用」。例如,對權威的尊重被僵化成一種必須順從的潛規則,對相異之處、相異的人產生排斥,對人跟對事的判斷被捆綁在一起。於是,人與人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不清,情緒和關係被利用成控制的工具。這也是為甚麼我們覺得「做自己」、還有擺脫框架去找自己的答案和選擇,會那麼困難。相反的,這些在一些重視自主自由的文化裡,卻又如此理所當然。

 

而當「課題分離」這個概念被推廣後,正好被人情和控制所苦的人們頓時發現,原來我們可以讓別人的期望只屬於別人、自己也可以多為自己的需求負責。這的確是這個社會非常需要的救贖,就像久逢甘霖,很多人因此得到了釋放和自由。

 

被過度簡化的「課題分離」概念

不過,通常當一個概念很具吸引力、變得流行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多只取皮毛的語錄,變成一種新風格的心靈毒雞湯。這類的語錄,的確可以很快地給予讀者堅持自己、擺脫他人影響的勇氣。但是,當概念被過份簡化,我讀起來就覺得像鬼故事。

 

比如是哪些呢?我寫幾句給你聽聽。

 

「沒有人可以干涉你如何做你自己。」

「別人討厭你是他們的事。做自己就好,管他們怎麼說!」

「如果你選擇踩進我的界線,別怪我直接轉頭就走。你從此以後與我無關。」

「別人說甚麼並不重要,你只需要聽你的心。」

 

這些話聽起來,你覺得是合理的嗎?還是你其實會覺得有哪裡怪怪的?

我來講講我自己的想法:這些話原則上是對的、我原則上是認同的。你也應該很常聽到我說要把情緒、關係以及責任界線分清楚。但我說這些話像鬼故事,是因為讀到的人如果沒經過深層思考和情緒消化,就直接把它們逢為金律,並應用在不同關係裡,就會出問題了。

 

我發現有些人只是偏激地去實踐,並沒有真正掌握到課題分離的精髓。阿德勒大師如果知道自己的說法被誤解和濫用成這個樣子,大概也會覺得有點頭痛。

 

我認為這些誤解會造成的後果主要在兩大方面,第一方面是在個人發展上,第二方面是在人際關係上。

 

對「課題分離」的誤解會帶來的問題

個人發展—封閉自我、固步自封

單純切割會阻礙到自己的成長。有些人把界線解讀為「讓我不舒服的,我就通通忽略。」這會形成了一種封閉自我、固步自封的狀態。每個人都有盲點,不可能你想的就一定是最完整的標準答案。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是一件非常非常危險的事。

 

接下來,我想來說一件你可能覺得很違反常理的事。那就是:那些會把別人的意見一刀切的人,才是界線不清的人。

 

我現在來解釋我為什麼會這樣說。

 

如果你仔細去感受那些如此徹底切割的人,你會發現他們其實是出於一種抵抗的自動防衛反應、出於害怕,而不是出於安定和自在的。

 

他們在保護甚麼呢?其實,他們最底層的心態是認為如果自己聽到了別人的話,自己的決定就很容易被他人動搖,或他們很容易因為別人的看法而懷疑自己,才發展出了這樣的防衛。好像只要一沾到不對的東西,他們就會壞掉一樣,於是盲目固執地擁護自己的看法。

 

他們反而是把自己的價值和決定掛勾在他人的看法上的、界線不清的人。他們只是把他們的害怕展現成憤怒的形態,用課題分離的切割作為護城河,把自己困在城堡裡。

 

相反的,一個真正可以劃出健康界線的人,是怎樣的呢?他可以完全開放地、不受威脅地聆聽別人的觀點,他們非常了解自己的原則跟責任,同時確信自己也有絕對的選擇權去決定如何將聽來的觀點跟自己的立場融合。

 

他知道別人的說法跟自己不一樣,並不代表自己就是不好。沒有感覺受到威脅,就不需要急於去切割。他們可以很有底氣地,用籃子先把所有的思考材料收集起來,再慢慢做篩選跟整合,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起全部的責任,不會去怪說「當初是誰叫我這麼做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設定健康界線的人反而才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安全自在地探索跟學習,不會綁手綁腳地鑽牛角尖。健康的界線會使人自由。

現在來聊把「課題分離」誤解為單純切割,在關係上會產生甚麼問題。

人際關係—只強調分離,可能會切斷與自己的連結,也忽略掉與人連結的需要。

切割表面上看來是最方便中止別人傷害自己的方法,但其實出來的效果卻不是這麼一回事。接著我來解釋一下。

 

不管是《被討厭的勇氣》裡的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還是《情緒勒索》的作者周慕姿老師,他們鼓勵劃分人際界線的最終目的,從來就不是只停留在「分離」這件事上。而是如何以更健康的狀態彼此連結。

 

他們沒有叫你跟控制狂的父母直接斷絕關係,而是調整好你的立場,好讓你可以內心安定地看待這段關係。在清楚看見後,也許你會為了更好的生活選擇離開,或是創造出彼此能更舒服的距離,但你的決定是出於平和的。你也有可能選擇留下,但因為你有了一個安全的心理空間,跟父母待在一起不再感覺戰戰競競和窒息,甚至你可以開始塑造出更理想的互動。

 

以「課題分離」來自我欺騙?

人際關係是複雜的。人除了有憤怒和恐懼這些自我保護的需求,也有愛和連結的需求。與你無關的路人和網民,你是真的可以直接切割忽略。那些你再也不會見的人,你當然可以在他得罪你的時候,說一句「關你甚麼事」就了結,反正你們就到此為止。

 

然而,基本上跟你的家人朋友(尤其是家人),並不是說斷就斷的。

 

家人朋友之間一定是有情的,也就是說你除了有憤怒跟恐懼的感覺,還會包含愛和期待的感受。就算你真的很不想承認,但他們會如此牽扯你的情感,就一定是代表他們在你心中就是有份量的,是又愛又恨的。就算你們從此避不見面,生活不再交集,那也只是表面上的毫無關係。

 

但他們的影響依然會在你心裡持續發酵牽扯著。就連那份「很想切割」的感受,也可能說到底是由他們決定的,也不是你自主的選擇。

 

如果你把「課題分離」只理解為切割,那麼你就等於在心裡騙自己說「我才不在意咧!」這是把明明存在的愛和期待鎖進箱子裡,也把受了傷的那部份自己丟到黑房間裡,假裝沒看見。這樣的切割並不會讓人真的自由,而且你會因此遺失了部份的你。

 

千萬不要誤會。我並不是在勸和不勸離。如果家人對你有很直接的言語和肢體暴力,當然還是要即時地離開保護自己。只是要強調生活的切割跟心中的切割是完全兩回事。

 

如果想真正地終止傷害,就必須如實地看見自己內心的正反兩面,不論是自我保護的、還是連結的那一面。明明想連結,卻沒有誠實看見,受傷害的還是自己。或明明還生氣著,卻假裝已經沒感覺了,那份憤怒會積成內傷。

 

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人?一講到他已經好久沒見的家人,嘴巴上說著「他跟我有甚麼關係?」,卻在眼神跟語氣中透露出濃濃的恨意。而他人生中的選擇,其實都是在往反方向跑。說到底,還是被心中的傷決定他的去向。

 

真正的自由和不在意,是安定而心如止水的。還會有這麼強烈的反應,就代表他根本就還沒走過去、還沒有自由,似乎他心上還插著那把刀、流著血,卻硬是假裝自己一點也不痛。他只不過是從一個關係的牢,跳到另一個自己劃的牢而已。

 

別人對我造成的傷害,是我的事還是他的事?

沒錯,對方傷害你的行為是他的事,但你因此而引發的情緒卻是你的事。這裡最容易出現的謬誤就是「明明錯的是他,為甚麼我要被他影響?」但受傷的人是你,你還是需要、也有責任照顧你自己的感受。

 

其實阿德勒說的「課題分離」最準確的版本,就是看後果是由誰承擔。就算傷和情緒是別人引起的,你既然是承擔結果的那個人,那把自己的需求照顧好就在你課題的圈圈內。

 

更形象化地來說,假如有一天有個人拿刀捅傷了你,你不需要為此而質疑是自己的問題。但是傷是在你身上,你還是得接受你受傷的事實並且好好地療傷。你不會說這是對方的錯所以就不去醫你的傷,對吧?因為傷口繼續潰爛發癑,受苦的還是你呀!

 

「明明錯的是他,為甚麼我要被他影響?」你認真聽這句話說會發現它是一股憤怒,一股屬於你自己的憤怒。在你切割對方對你的影響的同時,你就是被這份憤怒綁著、並沒有脫離過,反而被卡死了。

 

承認他人對自己的影響,是為了讓自己自由,不是為了成全對方。這件事你看透了,就不再因為不服氣而反而繼續傷害自己。如果你對於「原諒」這件事覺得很難,想自由的話,建議你去讀這篇文章《原諒—不是放過對方,而是放過自己》

那真正的在關係裡劃界線是甚麼意思?

那是接納你無法、也不需要改變對方,也知道你不需要勉強自己被對方所改變。於是你可以放下期望、放下討好,然後重新把自由的鑰匙從對方身上拿回來,或把對方的自由還回去。但是不要誤會說你的情緒是由對方而起,就可以說丟就丟。同時,也請你不要覺得因為對方的情緒是對方的事,你就可以任意地傷害對方。

 

接下來我要講的這句話很重要,希望你仔細地思考,並好好放在心裡。

「劃界線不是為了與人隔絕,而是讓我們能更舒服地彼此連結。」

 

用情緒勒索的例子來說,你就能懂了。假設你被父母慣性地情緒勒索,你常常被支配得喘不過氣。就算你對他們的愛再深,你是人,你一定也有一天會太痛、太累、會受不了。最後,你為了生存,可能只能切斷情感。可能是真的實際搬出去,少見面。也可能是繼續生活在一起,但你把自己的感覺麻木掉,告訴自己把心收回來、把責任完成就好。於是,明明很愛,最後卻走到不想愛了、不再愛了。

 

但當你意識到你被情緒勒索是因為界線模糊,你就可以開始調整你的回應方式。不是反應式的屈服、抵抗或逃跑,而是安定地站在家人面前,觀察他的情緒、需求、課題和行為,安定地觀察自己的情緒、需求和界線,然後出於愛有意識地回應。這樣你就停止了吸收傷害、而你又可能傷害回去的迴圈。慢慢地你終於能夠摸索出你們都能彼此尊重和相愛的有效方式。

 

家庭或親密關係的課題分離是一個很大很複雜的題目。你可能很深刻地感受到你很有需要、也很想學習,卻不知道可以從何開始。如果你是這樣的話,你可以來參加我的《情緒衝浪課》線上課程。你會發現你需要培養的安定面對情緒的能力、翻譯他人及自己情緒的能力、掌握自己需求的能力,通通都可以在這門課裡學到。

 

而且,裡面有一個單元主題就是設立健康界線,既尊重自己的空間又有效與對方連結。我還會教你應用《非暴力溝通》的原則,讓你在需要有效溝通界線時,能平靜又清晰地說出你的感受和想法。這絕對能幫你把彼此間的傷害就停在這裡,建立出新的連結方式。如果你聽到這裡,對這堂《情緒衝浪課》有興趣,歡迎你到這裡了解更多

回到主題,我想跟你分享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界線跟連結不是反義詞

「關係是因為有了清楚的界線,所以才可以全然地連結。」

聽到這個,你是不是覺得很難理解跟想像呢?

 

其實,在諮商關係裡,諮商師跟來訪者要培養的理想關係狀態正正就是這樣。就算是你自己沒有體驗過諮商,你也可能聽一些有試過諮商服務的朋友說:「跟諮商師明明認識不久,他也跟我在外面的生活完全沒有關係。但我就是覺得可以完全相信他,感覺他能夠完全接納我的負面狀態和情緒。跟他說話就是覺得很安全、能夠完全被理解和尊重。」

 

到底諮商師是怎麼創造出這樣的連結呢?其實靠的就是清晰的心理界線。當然在客觀的條件來說,因為諮商的保密協議以及與來訪者的生活毫無關係,本身就讓來訪者能夠很放心他在這裡說的話並不會影響到實際生活。但這也還不足以讓一個人能夠完全卸下心防去揭露一切,包括所有最難看的脆弱或可能不被認同的思想。

 

我認為最最關鍵的,是在於諮商師毫不批判的態度。諮商師不會評論你的情緒應不應該,不會評論你這個人好不好,不會抗拒很多人會覺得你不好的一面,不會質疑你人生的決定,更不會逼你跟隨他給你的建議。當然這些是諮商師最理想的狀態啦。諮商師也是個有血有肉的人,難免會有盲點,但這就是每個諮商師都需要去修煉追求的狀態。作為一面鏡子,如實反映你最原本的模樣給你看見。

 

有些來找答案的人就會覺得很煩「為甚麼我每次問諮商師應該怎麼做,他就是不肯直接給我答案,只是一直繼續問我問題,要我想呢?」而這樣子抵住你的厭煩,依然堅持讓你為自己的人生決定負責,就是諮商師的界線。這樣看起來冷冰冰的,不回應你的期望,其實是對你的一份溫柔和信任。「我信任你有能力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也信任你才是你人生的專家。我頂多只是一面鏡子和一份陪伴而已。」

 

為甚麼你在諮商師面前可以做自己呢?因為諮商師從不要求你成為他期望的樣子,不會把屬於他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你身上。而是幫助你找到自己的模樣,並去除障礙,陪你長出能力活出自己的模樣。諮商師不討好你,也不求你的討好,卻能給你非常非常深的連結感、讓你感覺很安全地做自己。

 

而諮商師自己又為甚麼能夠給你全然的關注和同行,不會被所有來訪者的課題和負面狀態壓挎呢?也是因為清晰的界線,他讓屬於你的課題依然只屬於你,於是離開諮商室之後,他就能把你的課題先放下,過好他自己的生活。這也是我為什麼認為,要在諮商師的專業中走得遠,最必要條件之一,就是懂得課題分離。

 

回到家人朋友的關係,也是一樣,課題分離不該是讓我們更疏遠,而是讓我們可以一起走更遠的路。當然,親友關係不會像諮商一樣單純。但希望這個概念,能激發你在關係中有新的想像和追求。

 

我之前發過一篇貼文,題目是《我媽逼我走她「為我好」的路》,這篇貼文也主要是探討課題分離,有興趣也可以到IG看看。裡面有一句話,我在這裡送給你:「我愛你,我可以讓你是你。我愛你,同時我希望我還是我。」

 

概念上知道是知道,但如果你希望可以開始實際去修煉,別忘了去了解看看《情緒衝浪課》,會對你很有幫助喔!

 

~本週微步調任務~

思考一段你在意/以為自己不在意的關係,分析一下你跟對方的界線狀態,並想出你將來希望如何調整你對這段關係的看法和回應。如果你希望跟我聊聊,歡迎留言或寫電郵給我。

分享文章

關於作者 Shaya
從小到大,我都常被身邊的人形容為「想太多、情感太豐富、太認真」。雖然這些情感上的起起落落有時候真的滿累人的,但我卻同時從自己的內在世界發現很多人心有趣又寶貴的東西。
後來經過了心理諮商輔導碩士的進修和服務有身心需要人士的日子,我更深體會到真正領人走向豐盛生命的幾乎都必須從內心出發。
於是,我開始了《Life Storying 微步調生活靈感》的內容分享,希望透過我的掙扎連結於你。
讓我們一起從內心一步一步的累積改變、並從生活中的小處開始實踐成長吧!

2 則留言

  1. Shaya 您好,
    這是第一次來信,
    我是高敏感人,對別人的情緒很敏感外,從小就容易被人影響,不斷為他人付出,最近才得知課題分離這個概念,人際關係的痛苦減少了不少,但這種「管好自己的課題,那是他的課題」這樣的說法,也讓我不斷產生疑問,為什麼反而造成一種分離及冷漠。
    因此不斷上網和找影片尋求答案,覺得真的是同步性,讓我聽到Ep.85 別誤會!課題分離並不是「不關我事」和「關你屁事」,也算是解決心中疑惑😀

    我認為的課題分離是我知道你有什麼課題,我不會幫你做功課,但我可以在身邊陪伴做功課。
    而不該是因為不是自己課題,就對身邊的人不理不睬。
    但實際執行還是需要點時間適應,雖然想幫助別人,但自己面對家人突如其來的負面情緒和抱怨,還是很難消化。
    發現自己在個人界線上需要調整,另外就是我還沒長出承接別人情緒的能力,我想podcast提到劃清界線的方法,和先從承接自己情緒做起,再慢慢長出力量才可以幫助別人。

    再次謝謝您製作這麼好的節目🙏

    1. 沙漠上的企鵝,

      謝謝你特別來留言分享感想!我覺得你對課題分離的理解已很清晰了!真的只差持續花時間實踐和練習。愛他人、愛自己,能夠共存,甚至共存才是最長遠健康的維繫方式,這其實是門藝術。希望你慢慢累積這樣的體會,會愈來愈明白。

      人當能先承接自己的情緒,的確也能長出承接他人情緒的能力。有興趣可以跟著我上情緒衝浪課:)

      祝福你安定豐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每個人存在於人世間,都在寫著屬於他的一個人生故事

每個人的書本厚度不一樣,取決於他的壽數有多少。

身為作者的我們,無法得知我們的故事寫到了幾分之幾。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隨著分秒過去我們的筆都不斷揮舞著、書頁也不斷往後翻著。

關於過去,你或許有些遺憾寫下了某些的決定,寫成了今天的你。你或許相信,你的故事只能以同樣的風格貫徹始終地寫下去。的確,無人能改寫過去。但,你知道嗎?你永遠可以重新定義過去的故事,選擇用新的風格創造新的情節。

關於未來,你或許曾夢想一個美好的畫面可以發生。然而你知道,要寫出改變總是比重覆寫著那些老掉牙情節要用力得多,於是默默地用著慣用的字眼、寫下了一樣的每一天。但,你知道嗎?改變或許真的沒有那麼難。你永遠可以從此刻開始,只要專注地決定並寫好當下的那一個字,就能一字一句地漸漸累積成新的情節。

在這裡,我們將一起探索把故事寫得更美的方法。

在你Life Storying的過程裡,願我的分享能予你一些寫作靈感,以微步調活出新情節。

by Shaya
A Life Story Writer (just like you)
想做甚麼呢?
喜歡聲音
喜歡文字
分享網站
追蹤專頁 緊貼所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