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情緒翻譯—內疚VS羞恥|不管犯了多少錯,永遠無損你的價值

目錄

想聽這篇的聲音版嗎?快來這裡聽Podcast!

Ep. 38

[國語版]
[廣東話版]

今天我們繼續情緒翻譯系列,今天會分享內疚跟羞恥這兩種情緒!情緒翻譯這個系列,學著讀懂情緒這門語言、跟情緒好好相處,以情緒導向治療法(Emotion-Focused Therapy)的理論作為背景去理解。


這個系列的第一集是導論,也是這個系列的主軸。如果你還沒有去看過(E16),請你先去看過那篇再去看不同的情緒篇分享。


在進入今天的主題前,先問你,你看過這個系列的導論篇了嗎?還沒的話,你可以先去看導論篇文章,理解了情緒的基本特性再回來這裡。⬇⬇

|情緒翻譯|讀懂情緒這門語言。今天起跟情緒和好吧!

你跟你的情緒關係怎麼樣呢?

如果你跟它很有距離,甚至覺得它很麻煩,認為它是你人生中的trouble maker的話…

讓我來為它說點公道話吧!它本身並沒有錯,甚至本來就是為了我們好而生的!

其實只要我們讀得懂情緒這門語言、跟它建立良好的相處,我們的人生會變得完全不一樣!

所以,從今天開始跟它和好,活得更精彩和諧吧~;)

閱讀更多 »

我們在這個系列已經分享過悲傷、焦慮害怕,還有憤怒篇了。如果你想更了解這些情緒,都可以回去找這些內容來聽。

 

那為什麼要把內疚跟羞恥放在這麼後面來分享呢?

 

是因為它們是相對複雜又特別難以面對的情緒。你們如果有聽過前面的內容會知道,情緒是有它的功用的、而且在幫助我們滿足某些需要。但它們同時會令我們不舒服或痛苦。

 

弔詭的是,當我們愈拒絕它們,情緒不但無法發揮對我們的幫助,反而我們內在的情緒世界會變得愈來愈複雜,甚至開始產生不健康的狀況。

 

也就是說,當我們愈能跟情緒面對面,我們就愈能接近健康的狀態。我相信當你們累積了前面的內容一段時間,再來了解內疚跟羞恥會比較容易去連結和接納。

 

對於把內疚跟羞恥放在一起講,你可能會心裡會很多疑問。或許是「它們有甚麼不一樣呀?為什麼要拆成兩組情緒詞來形容呢?」又或許是「它們對我來說,就是不一樣的東西呀?為什麼要把它們放在一起講呢?」

 

不管你的疑問是甚麼,我相信今天的分享會讓你將兩者之間的關係了解得更清楚。在我分享我的看法前,我想先給你一點時間去思考一下你是怎麼看它們的。

 

首先,對你來說,內疚跟羞恥之間有哪些一樣的地方呢?

 

再來,對你來說,內疚跟羞恥之間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接下來我會跟你分享,我從EFT裡面理解兩者相同跟不同的地方。而懂得分辨兩者的話,會對你將來理解自己、作出較理性和建設性的行動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先說一下內疚跟羞恥間相似的地方。

內疚與羞恥相似之處

第一,如同剛才所說的,兩者都是自我批判的情緒。它們的行為傾向和認知都跟憤怒是相反的。憤怒是指出他人的錯誤、保護自己的界線,心裡會認知「我是對的,你是錯的。」相反,當一個人感到內疚或羞恥,他會在內心批評自己、指責自己,覺得是自己的不對或不好。

 

第二,內疚跟羞恥的身體感受很相似,都是跟悲傷一樣屬於能量很低的情緒。跟憤怒那種充滿力量、傾向爆發和向前衝的感受完全相反。

 

既然它們這麼像,到底可以從哪裡分辨它們呢?又或者,我們真的有必要把它們分得那麼清楚嗎?

 

還記得我們在導論篇有說過,情緒有分為可適應性(adaptive)跟非適應性(maladaptive)的形態嗎?前者形態的情緒能幫助我們健康地生存,後者則是會以不健康地形態影響我們生活。

 

所有情緒,包括悲傷、焦慮、害怕、憤怒、跟這次的內疚和羞恥感都可以以這兩種的形態出現。羞恥感的可適應性形態是幫助我們分辨並做出符合社會規範的言行。這種羞恥感的作用應該很好理解。那我後面接下來討論的羞恥,則是屬於非適應性形態的一些自我攻擊,討論的是人如何解讀自己過去的行為和責任

 

那在這裡提供兩組內疚跟羞恥的近義詞,豐富一下你的情緒詞彙,也比較好分辨兩者差別。

 

「內疚」的近義詞有抱歉、虧欠、自責、愧疚、罪惡感、辜負。

 

「羞恥」的近義詞有丟臉、難堪、自我厭惡、不光彩。

 

現在就來聊聊內疚跟羞恥的差別吧!

內疚與羞恥不同之處

來講一個例子,有兩個上班族,一個叫阿內,一個叫阿恥。

 

他們都分別跟公司的團隊一起負責一個企劃。直到企劃推行的時候,企劃出現了問題,於是主管開始向團隊成員問責,想讓犯錯的成員負起責任。

 

在這一刻,阿內跟阿恥都頓時驚覺原來是在自己的環節出了錯。他們都感到非常緊張害怕,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阿內感到很內疚,覺得是自己的疏失拖累了團隊和公司。他心裡想:「唉,都是我的錯。要是我當時小心一點,就不會浪費大家的努力了。要是要受罰,也是我應該承擔的。我應該做些甚麼來彌補我的錯,好好地跟大家道歉呢?」於是,他回到電腦前,開始翻查出錯的部份,並且向主管跟同事坦承自己犯的錯誤,也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

 

而阿恥呢?他在主管向團隊問責的時候,在心裡想:「糟了。我怎麼會這麼笨犯這種錯呢?要是被大家發現是我的錯,大家肯定會覺得我非常丟臉,也不知道主管會做些甚麼。趕快趁大家還沒查出錯誤在哪裡前把洞補好吧!」於是,他偷偷地將自己工作的成果改掉,讓主管翻查紀錄時查不出他的錯誤。而阿恥則由始至終都沒有向任何人提起他的疏失,別人跟他聊起這件事時他也總是小心翼翼地回應。然而,每當他隱瞞一次,內心討厭自己不誠實的羞恥感就愈加深。而隨著羞恥感愈加深,他愈害怕自己的謊言會被戳破。

 

故事說到這裡,你可能已經發現了內疚跟羞恥之間其實可以有很大的差別。有的人說,自我價值感愈低、愈玻璃心的人,就愈會逞強愛面子;而愈有自信的人其實愈能自在地承認錯誤。這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分辨方法一:觀察內在對話

內疚是對事不對人的,羞恥是對人的。那個對人是指,對自己的自我價值。

 

當一個人犯了錯或受到了批評,如果出現的是內疚感,他的內在對話是「我做錯了這件事。是我做得不好。我應該怎麼改善呢?」

 

而感到羞恥時,內在對話會是「是我不好。我很差。他是在批評我。」人並不會因為做錯事就價值變低,但羞恥感會令人相信錯誤是直接掛勾於人的價值的。

 

所以,想分辨自己是感到內疚還是羞恥,你就可以聽清楚自我批判是在就事論事,還是人身攻擊你的價值

 

說到這個,我也想在這裡跟一些當了父母的WRITER們分享。人的內在對話很多時候都是從小在父母的管教那裡內化而來的。你對他說話的方式,會成為孩子在心裡對自己說的話。所以,當孩子犯錯需要提醒或管教時,可以注意一下你給他的訊息是他不好,還是你只是在指正他的錯誤、而不管他犯甚麼錯都不會改變你對他的愛。盡量避免說「你很懶惰、你很遲鈍、你很沒禮貌」這類說法。可以改成說「你做的這件事是不對的、是不禮貌的」,或甚至正面的鼓勵他「如果可以試著怎樣做就會更好了。」

 

分辨方法二:觀察回應錯誤和批評的方式

內疚感會幫助你看見和承認錯誤、承擔起後果、並反省如何改善。因此,它是一種能滿足你三方面需要的情緒。

 

事件處理方面,它會讓你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採取行動修補眼前的錯誤。個人方面,它會帶動你從錯誤中學習,學到教訓將來做得更好。關係方面,它會驅動你與人和好,向相關的人道歉。但當然以上的套用於可適應性的內疚,不適應性的內疚還是會產生一些問題。

 

那羞恥感又是怎樣回應錯誤的呢?相反的,它會讓人想隱藏錯誤、逃避後果。所以不但不會從中學習和彌補過失,甚至你會說謊或惱羞成怒,用盡一切方法把這個錯誤從身上甩掉,一丁點都不想跟它沾上邊。更不要說為此而向人道歉和修補關係了。

 

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學不會教訓、很怕丟臉、總想隱藏自己,就可能可以覺察到內心的那層羞恥感了。

 

為什麼分辨內疚和羞恥很重要?

這是因為當我們在犯錯後覺察到自己的羞恥,我們就能暫停對自己價值的攻擊,將內在語言從對人轉為對事,知道犯錯不會損害我們的價值,然後積極面對和承擔錯誤,在事情應對、關係和成長三方面的創造出正面的結果。

 

另一種狀況是,有時候,就算我們沒有犯錯,也會受到批評。羞恥雖然會讓我們表現起來像是很大力地抵擋批評,但實際上內心卻是把這些批評全都吸收掉了。所以,在受到批評時,及時認出羞恥感是非常重要的。

 

認出羞恥感,能讓我們的心更安定,踩個剎車跟自己說「等一等,我先來分清楚他說的有沒有道理。有道理的部份我可以收下,沒道理的就把它丟掉吧!」這也是把對人轉換成對事的方法,保護自己不讓他人的攻擊更往心裡去,並從中吸取養份。

 

雖然說起來好像它們是兩種分開的情緒,但其實它們也是可以同時出現的,甚至很多時候,羞恥感是蓋在內疚上面的。走進羞恥、穿越羞恥,我們才能連結於內疚,好好地承擔起責任。我想,這也算是成熟的一種表現吧?

說到羞恥感,如果羞恥是一種病,我應該算是重度患者了。這樣的傾向,我一直以來都知道,卻在最近的心理諮商裡有了更深層和立體的發現。例如,一些不曾承擔過後果的錯誤,會從內疚感轉換成羞恥感。下一篇,我會跟你分享那些我從未跟別人分享的事,還有我目前發現羞恥感對我的影響,希望這些分享會對你有幫助。👇👇

|情緒翻譯—內疚VS羞恥II|讓內疚帶你走出羞恥的牢籠,與自己和好

你跟自己之間的關係是如何的呢?友愛?有距離感?衝突苛責?
如果你跟自己相處會有難以呼吸的感覺,也許今天的故事能牽引你重新聽聽你對自己說話的聲音。你又是否曾經回溯你跟你自己的歷史呢?
你的過去會形塑你對待自己的態度。如果可以,也許你也可以嘗試與自己和好,過得更自由。

閱讀更多 »

最後送你一句話

「錯誤、不完美人兼有之,並不可恥。

不管犯了多少錯、不管被批評了多少次,

永遠無損你的價值。

這句話,送給你,也送給我自己。

 

~本週微步調任務~

回想一件你想隱藏的事,從中萃取出你的可以學到的一個提醒。
這會是你將羞恥感轉化的第一步喔!

It’s your turn!動起來~

分享文章

關於作者 Shaya
從小到大,我都常被身邊的人形容為「想太多、情感太豐富、太認真」。雖然這些情感上的起起落落有時候真的滿累人的,但我卻同時從自己的內在世界發現很多人心有趣又寶貴的東西。
後來經過了心理諮商輔導碩士的進修和服務有身心需要人士的日子,我更深體會到真正領人走向豐盛生命的幾乎都必須從內心出發。
於是,我開始了《Life Storying 微步調生活靈感》的內容分享,希望透過我的掙扎連結於你。
讓我們一起從內心一步一步的累積改變、並從生活中的小處開始實踐成長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每個人存在於人世間,都在寫著屬於他的一個人生故事

每個人的書本厚度不一樣,取決於他的壽數有多少。

身為作者的我們,無法得知我們的故事寫到了幾分之幾。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隨著分秒過去我們的筆都不斷揮舞著、書頁也不斷往後翻著。

關於過去,你或許有些遺憾寫下了某些的決定,寫成了今天的你。你或許相信,你的故事只能以同樣的風格貫徹始終地寫下去。的確,無人能改寫過去。但,你知道嗎?你永遠可以重新定義過去的故事,選擇用新的風格創造新的情節。

關於未來,你或許曾夢想一個美好的畫面可以發生。然而你知道,要寫出改變總是比重覆寫著那些老掉牙情節要用力得多,於是默默地用著慣用的字眼、寫下了一樣的每一天。但,你知道嗎?改變或許真的沒有那麼難。你永遠可以從此刻開始,只要專注地決定並寫好當下的那一個字,就能一字一句地漸漸累積成新的情節。

在這裡,我們將一起探索把故事寫得更美的方法。

在你Life Storying的過程裡,願我的分享能予你一些寫作靈感,以微步調活出新情節。

by Shaya
A Life Story Writer (just like you)
想做甚麼呢?
喜歡聲音
喜歡文字
分享網站
追蹤專頁 緊貼所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