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好好放鬆》有效休息也是需要學習的?拆解空閒時間不放過自己的心理現象

目錄

想聽這篇的聲音版嗎?快來這裡聽Podcast!

Ep. 113

發現你對「空閒」的感受

想像一個情境:

本來明天朋友約了你一整天的行程,突然你收到了朋友通知說他明天臨時有事,和你見面的時間只好縮短到半天。對於這樣突如其來出現的半天空檔時間,你的心情和反應是怎樣的?你的腦袋和心裡面發生了哪些事?

(花十秒鐘感受一下)

 

你的反應是「太好了,可以好好休息,悠閒地做自己想做的事」,還是覺得很慌張、對於空閒有種不舒服的感覺、要快點把時間填滿以免浪費時間?

 

你可以先記住你的反應,繼續讀下去,幫助自己釐清你對於空閒的情緒和信念如何影響著你的身心狀態、以及背後反映了你如何看待自己。

 

我聽過很多聽眾讀者跟我分享到一個困擾:

不是忙到完全沒有休息時間,就是就算休息也還是覺得自己完全沒有放鬆和充電到。長期處於這個狀態,就像是每天拖著殘電的身體過日子,非常痛苦,感覺精神飽滿地過一天也像是不可實現的奢望。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可以考慮讀讀我今天會分享的一本新書《好好放鬆: 打造幸福感的閒暇練習》。希望你讀過今天這篇文章,能幫助你判斷這本書適不適合你。

 

我認為一本書適不適合,簡單分為兩個層面:

一是這本書的內容主題是不是你所關注的,如果你沒有興趣探討書中的討論範圍,話不投機,勉強去讀你也很難跟書產生建設性的交流。這個部份,在你聽了我等下關於這個題目的探討後,應該會大概知道你有多關注這個題目,可以考慮你對這本書有多少興趣。

 

第二個書籍適合度的層面,是作者探討主題的方式。主題對了,也要作者探闡述主題的風格配合,你才會讀得投入過癮。像是一本書是理論型的還是實用型的、內容的困難程度、觀點是走廣度還是深度等等。這部份我會留待最後,在你確認主題的興趣後,再跟你分享我認為以這本書的風格有哪些人適合或不適合。

 

現在就進入內容主題吧!

 

簡介《好好放鬆: 打造幸福感的閒暇練習》

作者根本裕幸是一名日本心理諮商師,有很多個案的實務經驗。他也寫過很多本心理健康的書籍。這次寫這本書,是想要幫助在閒暇時間無法有效放鬆的人們檢視自己無法放鬆的深層心理原因,並且透過一些具體的思考練習及生活練習來提高休閒的品質,最終可以提升整體的人生幸福感。

有人可能會想到「我根本就忙到沒有所謂的閒暇時間,還談甚麼休閒的品質?」如果你是這種狀況,我會先邀請你誠實地想清楚你的忙碌是真的如此身不由己呢?還是出於你未落實斷捨離,有難以拒絕他人的討好傾向?或你是在借忙碌作為逃避某些問題或情緒的藉口?

假如你是真正的身不由己,可能真的同時要上班、又有小孩要照顧、又剛好要照顧最近住院的家人,環境就已經把你的行程塞滿了,那麼你需要的可能是一些重整人生管理的概念,這本書並沒有涵蓋這方面的困難。(但其實老實說,真正剛好蠟燭幾頭燒到行程爆炸的人並沒有這麼多,或很可能這只是你人生中其中一段時間的狀態。)

但更多人可能是慣性討好他人而喪失時間主控權,或因為逃避現實或內在狀態而不自覺塞爆行程。如果你是這些情況,這本書或許能幫你更理解自己。

我並不想以「說書」的方式分享,而是想分享書中引起我注意的觀點。所以以下的內容並不是書本的重點整理,反而比較像是我與內容互動後產生的回應。我會分享四個引起我關注的重點。

四大回應書本內容的討論重點

一)分辨閒暇時進行良性/惡性消遣

「我們需要清楚分辨我們的閒暇時間是在進行良性消遣還是在消磨時間/惡性消遣。」幸

分辦閒暇的性質是第一步,分辨了之後,我們才會知道有哪些休閒方式有可以調整改善的空間。也可以從所謂「惡性消遣」背後看穿心底更深的課題。而以作者的觀點來說,會無法自主地進行良性消遣的原因,是出於我們一直不自覺地用著「以他人為中心、不以自己為中心」的生活態度。表面上是時間安排的課題,說穿了還是回到了「我們如何看待自我」的問題上。

 

良性消遣和惡性消遣差別在哪裡?

良性消遣會讓你感覺到放鬆、充實滿足、活在當下。惡性消遣/不健康的消磨時間則是說不出來自己做了甚麼、感到不耐煩、無法放鬆、甚至會進入胡思亂想的狀態,事後也可能覺得自己是在空虛地浪費生命。

 

用自我覺察來改善消遣方式

我會建議你先開始練習事後覺察,在消閒時間過去後,感受一下你對剛過去的時間有怎樣的感受。收集的數據多了,你就能更了解哪些事對你來說是良性消遣,哪些是浪費時間/惡性消遣。

 

再熟練一點的時候,可以開始挑戰在休閒當下就感受你當下的情緒反應,漸漸地你就會從當下就取回掌控權,減少出現那種不自覺地滑了一小時短影音才來後悔的情況。

 

更細微的覺察是,同樣是看一小時影片,你可能發現有一天你那一小時感到非常空虛,另一天的影片時間卻感到充實滿足。差別可能在於後者你在看的影片主題是與你的興趣或人生關注有關的,所以那是屬於良性消遣。

 

有人可能會想「有時候忙完一天太累了,真的就想無腦地滑無意義的影片」。這種狀況就有點像是,人在壓力愈大的時候會愈想吃高油高糖、重口味又沒營養的零食,吃的當下覺得「我就是很想吃這個!」,事後想到卡路里或身體出現不舒服的反應才來自責後悔,又再進一步加重身體跟心理負擔。這種「想吃」只是情緒性的想吃,並不是你自主意識下真的「想吃」。

 

良性消遣也一樣,必須由我們我自主意識參與才能創造出來。

 

說到這裡可能有些人開始壓力很大了,想著「難道難得的休閒時間,還要全都用來學習、做些講求產能和意義的事情,以實用主義為先嗎?這樣哪有休息到呀?」

 

這時候我想來跟你聊到第二個重點。

 

二)要知道自己「想做的事」

作者認為「如果有個目標或夢想,就會有空閒時想做的事,閒暇時間就用在目標或夢想上吧!」

 

這樣聽起來好像壓力還是很大。或如果我沒有目標或夢想,該怎麼辦呢?

 

首先,作者在書中提供很多引導你思考你的目標或夢想的方法,也告訴你需要排解的心理阻礙有哪些。

 

第二,其實作者說的目標或夢想並不是那些很宏大或明確的「要成為怎樣的人」、「人生要有怎樣的發展」這些,而是很踏實的、每個人只要願意去了解和善待自己都會有的「想做的事」。通常是指一些能自然為你產生正向情緒的事情,會引發你的滿足、期待、好奇等等。

 

而只要你有目標或夢想,當有空閒時間時,你就不會慌張地想要如何消磨時間,也不會陷入胡思亂想,而是自然而然地想到可以去做些甚麼好玩有趣又有意義的事。可能你本身就喜歡閱讀、跑步、種植,有時間時你就很自然想去做這些事,這些比較輕鬆的興趣也是作者所說「目標或夢想」。

我自己的延伸理解,我更傾向於用「人生關注」來取代「目標或夢想」的說法,來延伸補充作者的觀點。

 

隨人生處境出現的「人生關注」

有些關注不一定是因為我們喜歡那件事本身,但因為我們當下的人生階段有些事情很重要,我們就會去關注哪些事情,用在這些事情上的時間同樣會很充實

 

例子是,當有一位女士得知自己懷孕後,本來對育兒沒興趣的她,開始在空閒時間大量了解育兒知識。她並不認為這些知識有趣,但是她為了當一個好媽媽,學習這些知識讓她感到充實又滿足。這些也是良性消遣。

 

或像我近來注意到了自己有在金錢信念上的課題要去跨越,我很自然地就會對了解這方面的信念有興趣,會去看相關的書和YouTube影片。因為是打從心底覺得很有必要性,就不會覺得這個主題很無趣,學到了新啟發、或增進了對自己的了解也會很雀躍。

 

我認為不一定每個人都一定要有宏大的目標或夢想,但按照每個人獨特的生命狀態都一定有專屬於當下的你的人生關注,只差你有沒有認真去思考這個問題和看不看得見。

 

如果你真的很認真去想了,但是還是看不見,那到底是為甚麼呢?這就要講到我想分享的第三個重點。

 

三)是否長期過著以他人為中心的人生呢?

作者想引導大家思考「不知道自己閒暇時想做甚麼,或不允許自己做想做的事,是不是因為一直以來都在過以他人為中心的人生呢?」

 

因為眼光一直放在他人要我做甚麼、要怎樣做他人才會對我滿意,所以長久以來不曾問過自己喜歡和想做甚麼、對自己很陌生,才會在面對閒暇時間時不知道如何安排而感到很慌張。

 

再拉大格局一點來說,過去的人生大部份時間安排都是從他人的角度出發,而非依循自我的選擇。

 

而以他人為中心的生活態度除了使我們不認識自己以外,還產生了另一方面的問題,就是一空閒就「想太多」

 

習慣關注他人,以致於閒暇時並非問自己想做甚麼然後去做,而是重覆地猜想和演練他人的期待或對自己的看法等等這些沒有答案的問題。這形成了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因為缺乏自我意識,所以容易胡思亂想,於是就愈覺得一空閒就不舒服,需要去隨手抓甚麼去塞滿時間,於是不由自主地選擇了惡性消遣,而惡性消遣又進一步堆疊我們疲憊、消沈和自責的感受,使我們更難將目光轉向自己,更難培養自我意識。

 

整本書分為四大章節,其中作者就用了第三章整章來討論以他人為中心的態度是怎樣的,也用了第四章整章來說明如何重新培養以自己為中心的人生管理思維。不難發現,作者認為無法有效休息並不只是時間管理的問題,而是我們內心如何看待和對待自己的課題。

 

關於「以自己為中心」,我自己想提出另一種觀點補充,這是我今天想講的第四大重點。

 

四)不止需要「自我意識」,也需要「自主意識」

我認為「自主意識」是健康掌握閒暇時間的關鍵。

 

與「自我意識」不同,自主意識不只是在於區分這是「他人」還是「自己」選擇的,還包含你自己的內在世界是否能夠自主地安排時間。

 

他人和自己的區分很好理解,當你了解自己想做的事、並且尊重自己的想法,你就能夠有底氣地拒絕由他人幫你決定做甚麼。這是「以自己為中心」的「自我意識」。

 

但同時也需要注意有些「以自己為中心」的選擇仍然還是不由自主的。舉一些例子。當你壓力大的時候,你問自己「我想要吃甚麼?」,你有更大機會選擇垃圾食物。當你工作一整天超累的時候,順著你「想做甚麼」的想法,你可能很自動化開始無腦地滑手機。這些自動化的惡性消遣都是「你想做的」,但真的是你自主選擇的嗎?其實不是。所以,「自主意識」並不是表面的「知道自己想做甚麼並且容許」而已,更不是順從淺層的慾望去縱容自己。

 

能夠從他人以及從自己的無意識自動化反應中找到自主,才能讓你真正的自由。最核心還是要回心裡問問自己:「我認識真正的自己嗎?我尊重和愛護自己嗎?」最終最終,起承轉合,還是回到了講過幾千次的概念「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

 

「自我疼惜」讓我們關注自己真正的需求、不再委屈自己,或是以作者的說法—

當我們不再「欺負自己」,就很自然地會減少「想太多」的習慣,能夠在閒暇時候好好地活在當下並和享受與自己共處,休息品質就能提升。再加上你夠了解自己的人生關注,你很自然會為自己安排你真正「想做的事」,你的幸福感也會大大提升。

 

我與書中內容交流的部份就分享到這裡。這部份的總結,我想要呼應文章一開始邀請你想的問題:「對於突然多出來的半天空閒,你的心情和反應是怎樣?」想想你當時的答案,再花一點時間回想我剛才的分享,你是否有找到能呼應你處境的重點?

(以下請你花30秒安靜想想)

 

你是否心中「有想做的事」,所以自在地歡迎那段空檔,想好好去享受了呢?還是你發現自己很自動化地想用惡性消遣去填塞?或是你對於這段空閒馬上出現了抗拒與煩躁的心情?

 

這些反應,可能已向你揭示了你無法好好放鬆的原因線索。

 

最後來講一下我認為這本書的闡述風格適合誰或不適合誰。

這本書適合/不適合誰

我認為這本書屬於結合了一些理論基礎的工具書,比較屬於實用型,而不是走深入探討思考及理論脈絡的路線。

 

適合的人是那些想快速掌握問題點可能在哪裡、希望有人簡單直接告訴我怎麼做的。這本書能幫助你簡單依準則去「診斷」自己放鬆的障礙在哪裡,然後已經知道在生活裡實際上可以如何做。而當你已經找出背後相關的內在課題後,這本書的內容則沒有涵蓋到這些深入探索和轉化的部份,這就需要靠你另外自行思考和探索。

 

也因為這本書走實用風格,如果你閱讀是喜歡深度挖掘、想要建構延展性的思考脈絡、透過與作者對話踫撞出新觀點、讓書本內容從內而外產生改變生命的影響力的這一派,就有機會讀起來感覺比較不過癮。

 

我有讀過不少書,有的書是真的因為作者本身的觀點淺薄不完整或是表達能力不足,而造成缺乏深度的狀況。但我明確地感受到這本書的作者就是希望寫出一本大眾容易理解和應用的書,這是他的風格定位,所以並不是品質好壞的問題,而是取決於讀者的風格適不適合。

 

希望聽到這裡,你已經能比較清楚掌握這本書是否能在你困擾的課題上幫上忙了。

以下是這本書的購買網址,有興趣可以進去看看:

讀墨電子書:https://moo.im/a/0elvBZ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85874


~本週微步調任務~

拿出紙筆,列出現階段的你有哪些「人生關注」。這個清單就是你在閒暇時可以享受的「想做的事」。假如你發現就算你知道自己有想做的事,卻不允許自己去做,那麼你下一步可能是先拆解自己會「欺負」自己、無法善待自己的深層原因。

分享文章

關於作者 Shaya
從小到大,我都常被身邊的人形容為「想太多、情感太豐富、太認真」。雖然這些情感上的起起落落有時候真的滿累人的,但我卻同時從自己的內在世界發現很多人心有趣又寶貴的東西。
後來經過了心理諮商輔導碩士的進修和服務有身心需要人士的日子,我更深體會到真正領人走向豐盛生命的幾乎都必須從內心出發。
於是,我開始了《Life Storying 微步調生活靈感》的內容分享,希望透過我的掙扎連結於你。
讓我們一起從內心一步一步的累積改變、並從生活中的小處開始實踐成長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每個人存在於人世間,都在寫著屬於他的一個人生故事

每個人的書本厚度不一樣,取決於他的壽數有多少。

身為作者的我們,無法得知我們的故事寫到了幾分之幾。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隨著分秒過去我們的筆都不斷揮舞著、書頁也不斷往後翻著。

關於過去,你或許有些遺憾寫下了某些的決定,寫成了今天的你。你或許相信,你的故事只能以同樣的風格貫徹始終地寫下去。的確,無人能改寫過去。但,你知道嗎?你永遠可以重新定義過去的故事,選擇用新的風格創造新的情節。

關於未來,你或許曾夢想一個美好的畫面可以發生。然而你知道,要寫出改變總是比重覆寫著那些老掉牙情節要用力得多,於是默默地用著慣用的字眼、寫下了一樣的每一天。但,你知道嗎?改變或許真的沒有那麼難。你永遠可以從此刻開始,只要專注地決定並寫好當下的那一個字,就能一字一句地漸漸累積成新的情節。

在這裡,我們將一起探索把故事寫得更美的方法。

在你Life Storying的過程裡,願我的分享能予你一些寫作靈感,以微步調活出新情節。

by Shaya
A Life Story Writer (just like you)
想做甚麼呢?
喜歡聲音
喜歡文字
分享網站
追蹤專頁 緊貼所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