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把資訊吸收當成是一場對話,認識自己、認識世界

目錄

想聽這篇的聲音版嗎?快來這裡聽Podcast!

Ep. 82

現在是資訊爆炸跟資訊為王的世代。不管是主動或被動,你每天都一定會被非常多的資訊影響和包圍。我們吸收資訊的品質就像我們每天喝下肚的水質一樣重要。

 

因此,我認為現在的人要好好生活,學習如何吸收資訊就是我們必修的技能了。

 

今天,我們會聊的就是吸收資訊的心態定位。

 

你平常吸收資訊的方式是甚麼呢?看電視?看影片?看書?聽Podcast?滑IG跟FB?

 

邀請你思考一下,你習慣以怎樣的取態吸收資訊?

一)希望透過資訊找到別人給你的標準答案

二)帶著立場判定資訊的對錯好壞

三)借由他人的分享尋求一場內在對話,並設計出屬於自己版本的觀點

 

以上的幾種形態你可能都會有,我自己認為第三種是最理想的。但並不代表第一二種就是不好,它們在不同情境下都是有需要的。

 

今天我會跟你分享一下以不同眼光吸引資訊會帶來哪些不同的效果,希望你將來也能幫助自己更有意識地設定心態的錨點,更有效地也更享受地跟資訊作交流。

 

其實在以上三種取態以外,還會有第四種吸收資訊方式,就是單純為了找情緒的發洩口、刻意挑剔這些資訊發佈者,也就是俗稱的「酸民」。

 

以資訊作為發洩出口的酸民文化

很多網紅都有遇過,明明就一直留言罵說哪裡不喜歡、但還是每一篇文章跟每一條影片都回來看的那種。或是我最近也有收到留言,就是擺明了他就沒有真的完整看過內容,但就是要找些也沒甚麼根據和道理的話來批評。

 

這類人根本就沒有心要來尋求有建設性的交流,只是把網路當作發洩工具。其實每一份內容都是創作者們的心血,都花了很多心力在做。因此真的需要好好過濾這類的回饋,被這些情緒污染影響對自己的看法跟信心,實在是很不值得。那麼我今天的討論會圍繞在其他三種取態,這種我就先聊到這裡,不在後面的討論範圍了。

 

那我在講這三種取態的應用情境之前,我想先講講如何區別資訊的性質。

 

資訊的兩種性質

我認為資訊還可以分成兩類性質,一類叫做客觀答案,另一類叫做個人觀點。

 

一)客觀答案

[客觀答案]是指一些科學定義或客觀事實,是沒有灰色地帶的爭議空間的。

 

例如,一加一等於二、地球存在地心引力、目前的知識驗證了地球是圓的、每年患心臟病的人數統計數據等等。

 

當然,這些所謂客觀事實的認知的確也會隨著人類的知識探索有所調整。就像當初人類從相信地球是平的,到後來不得不相信地球真是圓的。

 

如果將來有一天,有新的研究客觀證實地球是其他形狀,到時候就要再做調整了。

 

二)個人觀點

第二類資訊就叫做[個人觀點],也就是說那個發表人是以自己的經驗分享看法和價值觀。這類的資訊並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而是會隨著人事時地物有所變化的。

 

那麼,[客觀答案]和[個人觀點]可能會以不同比例存在於同一條資訊內。所以並不是一整條影片就一定是單屬於[客觀答案]或[個人觀點]其中之一而已,而是要把資訊的不同部份都大致有意識地歸類一下,有些是[客觀答案],有些是[個人觀點]。

 

另外也要注意一下,[客觀答案]常常會被利用來包裝[個人觀點]。像是有一些人會選會更貼切自己觀點的所謂事實來包裝,那表面上是客觀,但枱面下依然存在著個人觀點的部份,吸收的時候需要警覺一點。

 

其實在我的理解,真正屬於客觀答案的資訊只佔非常非常小比例,很大部份的資訊都是個人觀點。而面對不同性質的內容,適合的吸收資訊取態也就不一樣。

 

所以,分好了內容的兩種性質,現在我們可以開始套用剛才提到的三種吸收資訊的取態來討論。

 

三種吸收資訊的取態

我先在這裡重新講一次那三種取態是甚麼。

取態一)透過資訊找到別人給你的標準答案

取態二)帶著立場判定資訊的對錯好壞

取態三)借由他人的分享尋求一場內在對話,並設計出屬於自己版本的觀點

取態一)希望透過資訊找到別人給你的標準答案

如果你想找的是屬於客觀答案的,那用這個取態就很理所當然的。取得客觀的資訊後,你可以決定自己要如何延伸應用這些資訊在你正在探討的議題或是生活策略。

 

不過,如果是屬於個人觀點類的資訊,例如人生選擇或價值觀,就非常不適合直接把它們奉為真理。有些人可能對於某些範疇不夠了解,於是會很自然地把一些創作者視為絕對權威。又或是人在對自己的人生感到很迷茫時,為了要抓到浮木,也會更傾向不加思索地全盤吸收「專家的意見」。如果把個人觀點類的分享也當作是標準答案,這就會有不妥了。

 

我舉一些例子。有很多人會投稿給一些創作者,問說「我是怎樣怎樣的處境。到底要不要換工作?到底要如何跟家人溝通某件事情?」這類人生建議非常明顯地就是會根據不同的人的經驗跟認知,會有不同觀點。

 

創作者的答案可能可以為你突破盲點、加入一些較專業的觀點、拓展思考方向。但千萬千萬記得,他沒有過過你的人生,不可能比你還要了解你。而將來要承受你選擇的結果的,也永遠是你自己。

 

因此,一個人再怎麼專業跟權威,你都不需要把他說的話奉為真理。請你以一種參考跟好奇的態度,從中吸收一些你從未思考過的角度。也就是說,不要以「我要怎麼想?」這個角度去聽,而是以「我可能還可以怎麼想?」來聽看看。

 

對方給了你剪刀跟橡皮擦,並不代表這就是你要用的標準工具。而是在你原有的工具上,你又多了他給你的選擇,你可以把所有舊的工具連同新的都攤在面前,然後由你自己重新決定你要從中選取哪些工具、還有用怎樣的方法,在你的人生裡創作。

 

沒有人能夠、也沒有人有責任為你的人生負責。所以,請你心甘情願、清清楚楚地取自己的觀點,否則將來當你後悔的時候,就可能會牽拖說是「當初是誰誰誰叫我這樣做的」,那你就會困在受害者情結裡了,這絕對對你是極其不利的一種心態,後果也是你在承受。

 

其實,就算是聽誰說的去做,也是你當時自主的選擇,不是嗎?所以,就別用權威的意見當作逃避責任的藉口了,這份責任最終怎麼樣都逃不掉的。

 

那先總結一下取態一的重點。客觀資訊可以採取尋求標準答案的心態去聽,但個人觀點類的資訊則可以視為參考而非標準答案。

 

取態二)帶著立場判定資訊的對錯好壞

我認為,對於客觀答案類的資訊是需要做對錯判斷的。從發表者說的話有沒有事實的根據,或甚至資訊本身是對的錯的,我們就能分辨這份資訊的品質了。如果連最基本的事實都不符合,那就可以把這類資訊篩選掉。

 

而個人觀點類的資訊,我就認為我們沒有必要總帶著對錯批判去聽,相反的,我會鼓勵你盡量抱著好奇心去聽看看。

 

原因是甚麼呢?

 

你會發現在現在批評文化盛行的狀態,很多人在聽別人說話前就先以判官的角度去聽,甚至把力氣通通放在戰對錯。用這樣的取態就只會聽見符合自己假設的內容,而那些在假設以外的就通通被排除掉了。

 

這樣的取態並不是不行,只是你可以想想你聽資訊的目的是甚麼呢?

 

如果你只是想獲得爽感跟優越感,或只是想找一些佐證去支持你本來的立場,那麼用這種取態的確能達到這個目的。

 

但如果你自問你是真心想要拓展你的知識及想法,那麼這種判官的態度就不適合套用在個人觀點類的資訊上。

 

那你說「是不是這就代表我們要把自己的價值觀跟原則都通通放下?這樣毫無界線地吸收不同的價值觀,真的沒問題嗎?」

 

這我們就要說到第三種吸收資訊的取態了。

 

取態三)借由他人的分享尋求一場內在對話,並設計出屬於自己版本的觀點

放下假設並不等於你要認同對方所有觀點。很多時候我們會起抗拒的防衛心,是因為我們以為自己被迫要變成跟對方一模一樣的形狀。但其實我們從來都不需要全盤複製他人的觀點,這種壓力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的。

 

你甚至也可以對對方的觀點有喜歡和不喜歡的感覺。只是不必因為不喜歡或不認同,就直接把對方的表達擋掉,而是多帶一份好奇去聽「咦?原來有人是這樣想的呀。他更仔細的思路是怎樣的呢?是甚麼原因或前提讓他有這樣的想法呢?」

 

我們不需要彼此說服才能開啟對話。對話以後,我可以仍然是我,你可以仍然是你。

人會執著於他人的表達是否與自己一致,是因為我們可能將自己的價值排勾於是否被認同上。又或者是,我們需要聽到別人跟我們一樣,來證明我很正常、我很聰明、我很有深度。然而,真正歡迎一場對話的人,不需要對方跟自己一樣。而是會期待透過對方看見更寬廣的世界,也更真實地看見自己。

 

對方的觀點,會跟我們有相同跟不同的地方。而相不相同就只是相不相同而已。不是說相同就代表很好,不相同就代表是壞的。放下好壞的判斷,你就能以這些同與不同作為鏡子,開啟一段與自己的對話。

 

就像是吃一顆蘋果,蘋果本身的味道就是它存在的方式,沒有好壞對錯。而你去吃的時候,可能會喜歡它爽脆的口感,卻嫌它有點酸。但你可以說它是一顆壞蘋果嗎?如果它沒有腐壞,只是不合你口味,你大概不會這樣說。也許有另外一個人反而喜歡吃粉粉又帶點酸勁的蘋果。但不管如何,你都可以帶著好奇的態度去嘗這顆蘋果,知道說「呀~原來世上有這種味道的蘋果。不管我喜不喜歡,我都多體驗了一種味道。我也因為這次經驗更知道了,我自己原來喜歡又脆又甜的蘋果呀。那我以後就更懂得從世上眾多蘋果中選中更適合自己的。」

 

發現哪些部份你是跟對方一樣跟不一樣的,這件事情本身就是在讓你認識你自己的觀點長怎樣、是甚麼不是甚麼。在分辨了相同跟不相同的部份後,還可以分別做一些對話。

 

關於相同的部份,你會感受到共鳴、連結,以及被安撫的感受。

 

而不相同的地方,可能有你不認同的,也可能有你其實從沒想過、而可以拓展新角度的部份。從沒想過又有道理的,就可以吸收融合。不認同的部份也讓你更了解自己的原則在哪裡,你甚至可以問自己「我為什麼不認同?我不認同的理據是哪些?」可能你會因此而發現,原來你也說不太上你的邏輯,原來有一些信念是你未經驗證過的想法,那你就可以趁此機會恢復彈性。你也可能發現自己的思路有理據又清晰,那麼你又能加強驗證你自己的觀點。

 

判官的取態聽資訊,我們很容易會因為不認同就覺得沒有必要去了解了,因此錯過很多很有意思的對話機會。但以進行一場對話的態度去聽,你會發現就算你不喜歡或不認同一個人的觀點,也不代表對方的觀點沒有價值。相反的,他可能是你非常難得可以了解異溫層以及打開視野的好機會,你可能反而特別珍惜。

 

是批判,還是好奇?

要怎麼知道自己有是帶批判,還是帶好奇對話的心態去聽呢?你可以看看自己更傾向於以下哪種想法。

前者是「你跟我不一樣。那你的觀點就是不好的。我不需要也沒興趣聽下去了。」

後者是「你跟我不一樣欸!好難得有人跟我講這些!哇我好想知道更多你是怎麼想的!你這種想法是怎麼來的呢?」

 

在這裡讓我總結一下,我為什麼推薦多以對話的取態去聽個人觀點類的資訊。

 

每一段資訊都是一個我們跟自己、跟世界對話的機會。當你不需要靠認同去保護你的自尊心,你就能以好奇心去迎接任何的分享。對錯、認不認同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在對話過程中,你的心智有了哪些反應。而那些反應會讓你更掌握自己的信念輪廓,以及更立體地認識世界上還能有怎麼樣的存在。

 

保持好奇,同時知道你不必與對方一模一樣,你的心智就會處於有彈性的狀態。於是,每一次的對話後,你都會把你的觀點與視野又揉成一種新的形狀。

 

下次當你想起你很討厭的人,你會不會也試著想像他的世界是怎樣的、為什麼他會相信他相信的事呢?也許你會發現,研究他比研究你熟悉又喜歡的人更加有趣喔!

 

今天的概念,其實並不只是適用在資訊上,也可以應用在與人相處上,希望對你有幫助。不知道這篇文章對你來說,是不是一場有價值的對話呢?

 

~本週微步調任務~

選一篇你曾經因為不認同而直接跳過的資訊,帶著對話的好奇心重新閱讀或聽一下,看看有怎樣的體驗吧!

分享文章

關於作者 Shaya
從小到大,我都常被身邊的人形容為「想太多、情感太豐富、太認真」。雖然這些情感上的起起落落有時候真的滿累人的,但我卻同時從自己的內在世界發現很多人心有趣又寶貴的東西。
後來經過了心理諮商輔導碩士的進修和服務有身心需要人士的日子,我更深體會到真正領人走向豐盛生命的幾乎都必須從內心出發。
於是,我開始了《Life Storying 微步調生活靈感》的內容分享,希望透過我的掙扎連結於你。
讓我們一起從內心一步一步的累積改變、並從生活中的小處開始實踐成長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每個人存在於人世間,都在寫著屬於他的一個人生故事

每個人的書本厚度不一樣,取決於他的壽數有多少。

身為作者的我們,無法得知我們的故事寫到了幾分之幾。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隨著分秒過去我們的筆都不斷揮舞著、書頁也不斷往後翻著。

關於過去,你或許有些遺憾寫下了某些的決定,寫成了今天的你。你或許相信,你的故事只能以同樣的風格貫徹始終地寫下去。的確,無人能改寫過去。但,你知道嗎?你永遠可以重新定義過去的故事,選擇用新的風格創造新的情節。

關於未來,你或許曾夢想一個美好的畫面可以發生。然而你知道,要寫出改變總是比重覆寫著那些老掉牙情節要用力得多,於是默默地用著慣用的字眼、寫下了一樣的每一天。但,你知道嗎?改變或許真的沒有那麼難。你永遠可以從此刻開始,只要專注地決定並寫好當下的那一個字,就能一字一句地漸漸累積成新的情節。

在這裡,我們將一起探索把故事寫得更美的方法。

在你Life Storying的過程裡,願我的分享能予你一些寫作靈感,以微步調活出新情節。

by Shaya
A Life Story Writer (just like you)
想做甚麼呢?
喜歡聲音
喜歡文字
分享網站
追蹤專頁 緊貼所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