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同理心是AI世代必修技能?這才是傾聽的關鍵核心!

目錄

想聽這篇的聲音版嗎?快來這裡聽Podcast!

Ep. 120

同理心是必修技能?

在上一個世代,我們的學習成長可能常常聚焦在硬技能跟知識的學習。但是你可能發現,近十年來大家已經開始把大量著重點轉移到了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智慧上。這些人際軟實力,似乎才是我們在社會上生存和脫穎而出的必殺技。

 

尤其是在AI降臨的新世代,使人類不得不承認,所謂的硬實力往往是最容易被科技所取代的範疇,反之,人類與科技之間最大的分野是在於情感智慧上,尤其最多最多人強調的是「同理心」。也就是說,一個人要在AI時代生存,就必須修煉同理心這一課去發揮到AI做不到的價值。

 

然而,在AI時代降臨前,其實同理心也已經常常被強調。這是為什麼?是因為除了在於競爭力及生存能力以外,同理心本身在廣泛的人生範疇中都發揮關鍵重要性。人要快樂,一定離不開建立健康與良好的人際關係,而同理心能幫助我們在家庭、在職場、在親友間、在社會中都發展更自如的關係,也就是引向幸福感的必要途徑。

 

另外從實際層面來說,要在人生中吃得開、容易調度資源,也取決於你透過同理心累積了多少信任額度。人是感情的動物,當你慣常用同理心去對待他人,他人也更願意在你提出需求時為你提供資源及幫助。在職能範疇來說,其實有很多的硬實力背後也都是建基於同理心之上才會做得好,例如業務、行銷和服務業等等。

 

以上提及的所有原因都再再提示我們,好好正視「同理心」這項看起來柔和卻又具有堅實價值的能力。

 

那麼同理心是甚麼?

說到同理心,我們很快會想到「易地而處」、「理解對方」。有些人說最快的方法就是想像「如果我是你,我會感覺怎麼樣?」以及Put yourself in someone’s shoes。然而,卻發現站到對方的位置上,或站在他的鞋子裡,也不一次每次都管用。

 

舉個例子,當有個人告訴你說:「我父親最近過世了」。而你就會想「站在他的鞋子裡,我會有怎樣的感受?」,於是你回應說:「呀,那你一定很傷心,節哀順變。」殊不知原來對方對父親的感受非常複雜,從小就被父親家暴長大,近幾年父親生了重病,對方還因為一直被媽媽用情緒勒索和孝順綁架的方式逼著他這幾年要照顧他痛恨的父親。父親過世後,反而對他是種解脫的感覺。而你假設了他會為此傷心,對方或許能理解你的反應,同時也可能心裡並不舒坦、覺得自己的解脫感覺是不正常的、罪惡的。你原想同理他,也無意傷害他,卻還是刺痛了他。

 

到底問題在哪裡?是因為我們就算努力地易地而處,卻依然還是帶著我們自己的靈魂、價值觀和眼光。就算站在對方的位置,還是不會看見和感覺到跟他一樣的東西。

 

在同理心中,「一樣/相同之處」的確是我們與對方連結的關鍵。不過,我們卻忘了在假設「一樣」之前,預留足夠的空間去容納「不同」、尊重「不同」。於是,你好像很用心去理解對方,卻可能反而顯得很冒犯,因為你明明還不懂就以為自己懂了、也表現出「我懂了」的樣子。

 

想想剛才的例子,當對方說父親過世了,在你說出「你一定很傷心」之前,會不會改為問一句「那…你感覺怎麼樣?」更令對方舒服呢?

 

我認為,真正的同理心,不是看似明白,而是以「我可能還不夠明白」的態度,真正地進入對方的世界。站在對方的鞋子裡,也一點點將目光換上對方的版本去感受,那才會更貼近他。

如何培養同理心?

同理心是種人格特質嗎?如是,那麼不就有些人注定學不會?

 

同理心確實涉及一些大腦運作是可否正常發揮功能,所以在很極端的例子,像是心理病態者(Psychopath)或是反社會傾向(Anti-social),可能是天生構造上限制了他同理的能力。這是非常極端的例外。

 

但是以大多數人的情況來說,我認為同理心都是可以學習的。我分兩種特質來講。

 

A) 情感型—有些人格特質的人(對感受比較敏感、傾向吸收他人反應、偏好產生人際連結等),的確有些先天領先的天賦,可能天生同理心就在50分起跑。同時,他們也可能在後天的學習上也比較輕鬆、進步得比較快。

 

B) 理性型—很多人會相信理性特質的人很難有同理心。但是,我並不認為理性的人(或甚至自閉症譜系的人)就無法培養同理心。

 

我相信只是A和B這兩種特質的人要學習及達成同理心效果的方法或路徑不同。

 

同理心的兩個維度

在我講這兩類人培養同理心的路徑之前,我先分享一下腦神經科學裡怎麼敍述同理心。有一個說法是,把同理心分成以下兩個維度:認知同理心(Cognitive Empathy)和情感同理心(Affective Empathy)

 

認知同理心—

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是用理性去推演對方可能產生哪些情感,使用的是大腦中的前額葉皮質(屬於思考及認知的功能區域)。

 

情感同理心—

感受到他人情感的能力,是對於他人的情感反應產生情感分應,啟動的是掌管情感功能的邊緣系統。

 

而完整的同理心是兩者並行的。知道了這兩個維度後,我們就能理解,不管是情感型還是理性型的人都已經具有一定的同理心能力,只是維度不同。接下來來討論,這兩種特質的人分別如何發展出更完整的同理心,也就是將兩個維度都補齊,當然繼續發展本來擅長的那邊也很重要。

 

A) 情感型、具有閱讀非語意訊號能力的人的方法

這類人很快就能捕捉到對方是在生氣還傷心。有時候給人的感覺是,他們好像有甚麼雷達,用直覺就能感受到別人的情緒。看似很吃香,但其實他可能只是掌握了對方的情緒反應,依然無法確保妥善地回應對方的需要。原因是,只知道對方的情緒正在發生甚麼現象,並不代表也知道對方的情緒來源、故事背景、處境、人物關係等等的資訊。

 

情感型同理者需要練習的,是發揮認知同理心的功能去拼湊情緒背後的脈絡。可以先從情感同理心感受到的情緒開始,圍繞那個情緒開始發問。例如在感受到對方對朋友的失望後,開始詢問對方「發生了甚麼事?」「你怎麼看待與這個朋友的關係?」「困擾你的點是甚麼?」「你本來對他有哪些期望?」。建議這類型朋友學習同理發問的技巧

 

需注意,記得問這些問題背後的目的不是滿足我們的好奇心,而是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對方。對方感受得到,我們是為了回應他還是滿足自己。

 

B) 理性、系統化思考的人的方法

至於一些理性型、工程師腦袋的人,其實可以用系統化方式去推算對方的情緒。這類人可以先學習情緒的相關知識,例如我的《情緒衝浪課》就有完整地教大家如何從對方的身體表現、言語、行為來推算出對方的感受,以及這些感受背後更深層的需求。

我有一位非常工程師思維的朋友,他很想學會理解他人的情緒以改善與人相處的氣氛,但在情感同理心這個維度上卻無法與人連結。他很困擾,覺得不得其門而入。但其實這類型的朋友非常擅長蒐集資訊與梳理事件脈絡,再加上學會了系統化的情緒理論後,其實是可以在心中編寫出一套程序幫他們判斷及回應的。

 

就像是:「當看到對方沈靜不說話時,判斷對方可能情緒消沈。下一步是詢問對方是否心情不好,以作驗證。如果是,則詢問對方『你想跟我說說嗎?』。如果否,則不再追問。如果對方分享了,下一步是透過情緒理論來推論出其未被滿足的需求是甚麼,並且再次向對方求證。」

 

用程式概念來理解他人的情緒及設定回應方式,就是善用理性邏輯的專長,透過發展認知同理心來補足情感同理心的維度。如果你也想學習系統化的情緒理論,可以到《情緒衝浪課》加入學習。

 

那麼,理性型同理者有了認知同理心的能力,下一步情感同理心的維度又要如何發展?

 

要記得,再怎樣理性的人都是有情緒的,他們並不是毫無感情的機器人。在前面拼湊完整的情緒脈絡的過程中,應該已經蒐集到足夠的線索去對照自己的情緒經驗。這時候可以回想相關的個人經驗,從而感受對方可能有的感受。

 

當然,再強調一次,我們自己想像的感受一定不會跟對方的感受一樣,但這足以讓我們更靠近對方的情感體驗,傳達出更接近感同身受的感覺。不確定的地方,依然可以保持謙虛、開放及尊重的態度去詢問與求證。

 

不管是以上的哪套方法,可能聽起來需要經年累月、花極多的心力去學習並且累積經驗,才能長出同理心的能力。但先不用擔心,雖然這是條漫長的路,但等一下我還會另外分享一個捷徑,在完整長出認知+情感同理心之前,幫助你:

1)加速培養同理心的進程

2)在你還沒長出自然運作的同理心之前,已經可以模擬出類似同理心能創造出的情感價值

 

我們想發揮同理心,背後想創造的情感價值是甚麼?是讓對方被陪伴、被安慰、感受到連結、拉近彼此的距離。

 

雖然很反直覺,不過我想說,我們可能以為只有當我們同理心強到對方感受「被明白」時才能做到,但其實我們不一定要長出同理心後才達到這些價值!原因是,人們就算還沒感覺「被明白」,單是感受到「有人很在意自己、很努力嘗試明白自己」的這份心意,就已經能被大幅度地療癒了!

 

所以,不必再質疑自己缺乏同理心的能力就不能好好接住別人和提供情緒支援!不必再這樣質疑自己!

像我,雖然有很多人會形容我有同理心,但其實我也不是同理心說打開就打得開的。我自己心裡知道,某些時候,我也其實很難想像對方的感受與想法。於是我就嘗試拆解,別人說我有同理心,對我來說的關鍵到底是甚麼。

 

我注意到,要我憑空代入一個人的內心,例如想像一個從小父母就很忙碌不在家、才幾歲就自己照顧自己長大的人會有怎麼的心情,我可能只能想出一些很籠統的描述,知道他可能會感覺孤單呀、為自己被迫提早成熟而悲傷呀、可能對父母心懷怨恨呀等等。但都是在言語上跟頭腦上描述的,落在認知同理心的維度,與真正易地而處的內在感受還是很有距離,也就是我還無法做到FEEL FOR HIM/HER。

 

此外,在我經營內容上要去考慮我的受眾需要甚麼時,我也往往極難以想像,所以行銷跟產品開發上有非常大的困難。(而我認為真正有同理心的人,應該會有能力快速並準確掌握受眾喜好和需求)基於我以上對個人及對群體的理解限制,我並不會說我是個同理心強的人。

 

但是如果今天,剛才我描述的那個人在我面前,我能夠親身與他對話的話,我非常有信心自己能在對談的過程中聆聽對方,並立體地用我的心去捕捉他的內在反應,真正地感受他的感受。這時候我就能做到認知及情感同理心都雙開。我想你大概也很清楚,並不是所有對話都能走到同理心的那一步。所以我也問自己,那我做對了甚麼,讓我可以透過當面交流來同理對方的感受

 

同理心前提—傾聽之心

我認為在達到同理心之前的關鍵前提以及捷徑,就是「傾聽之心」。它是一種態度與決定,不是一種能力。所以只要你願意,或許就比你想像中更容易做到。

「傾聽之心」是一種態度與決定

而我的定義:

「傾聽之心」=尊重+好奇

傾聽之心,就是一個切換態度的按鈕,從 封閉式、判斷式的思維 切換成 開放式、迎接式思維。

前者是隔絕的、保持距離的。後者是歡迎的、連結的。

 

聽者的思維態度對聽者及分享者都有影響。對聽者本人的影響是聆聽的準備程度、內心會如何看待接收到的訊息。對分享者的影響是,分享者從聽者身上會感受到氣場是想傾聽還是想辯論評斷,而影響到分享者的安全感及分享欲。傾聽之心有沒有開,直接影響對話能不能發展出良好的互動走向。到底兩人是把對話愈聊愈死,還是能夠持續展開,極大程度取決於聽者能否保持尊重和好奇。就算沒聽懂,還沒能做到同理,也沒關係。

 

關鍵不是「我懂」,反而是「我可能還沒懂」

實際上是甚麼意思呢?就算你真的很難聽懂對方的想法和情緒,但你一直耐心地表現真正的好奇與尊重,對方會感受你很努力想理解他,通常也會很感謝你如此珍重他的分享、並且願意盡量分享更多,形成繼續展開對話的勢頭。

 

相反,如果你很擅長掌握對方的反應,但態度卻一副「喔!我懂了」而沒有意願了解更多,對方其實也會因此馬上感受被隔絕,對話就中止了。所以保持交流的重點不在於你的同理心能力有多強,而是在於你有多少願意理解對方的開放性與誠意。比起快狠準的理解,有時候對方很努力地進入你的世界,才是更帶有安慰的力量的。

 

現在來分別聊聊傾聽之心的兩個元素:尊重和好奇。

 

尊重

尊重代表不批判對方的感受、觀點與特質。

 

當你保持尊重,你呈現的話語和外在姿態都會歡迎對方安全地表達真實的他,而內在則會保持趟開的態度、不會因為對方觸動自己的價值觀和經歷就急著把門甩上。

 

以下要講一個超級重要的注意事項!!!那就是「尊重 不等於 認同」

 

「尊重 不等於 認同」

很多時候我們忍不住想批判,是因為我們本能上不喜歡與自己價值觀衝突的感覺。當對方的情緒或觀點與我們內在衝突,心裡一浮現「我不認同」,就可能觸發戰或逃的自動化反應。戰的反應是:開始評論/辯論/說服。逃的反應是:不想聊了/對對方產生反感/內心開始防衛自己本來的觀點或信念。這個時候,我們的力氣就不再能用在聆聽上,而是被這些反應抓走了。

 

但其實在認同以外,還有一個選擇叫尊重。「我們可以不一樣。」我就算不認同你的某些想法或行為,我依然尊重你這個人本身的價值。並且因為你作為一個人很重要,所以我會想知道你這些想法或行為背後的故事。這時候,你可以說:「喔?我們想法似乎不太一樣!我想聽聽看!」(好奇)

這也就是傾聽之心的「好奇」元素上場的時候了!

 

好奇

當對方真的跟我很不一樣,怎麼辦?這時候心中開始好奇「是甚麼讓你這麼想/這樣選擇?」

當你聽到他個人的經歷和更完整的思考脈絡,你或許會從「這不合理」變成覺得在他的世界是合理的,接著又會進一步生出尊重來。

 

例如:你可能不認同對方「永遠不會向朋友借錢」的觀點,你內心可能想著對方怎麼這麼自私?如果朋友真的很值得信任或其處境真的很值得幫助呢?你認為對方的「一刀切」太不近人情了。但是這時候,先別急著說出「我不同意」,也別說出對對方的評價,而是改為好奇地提問:「是甚麼原因讓你定了這個原則?」或許你就有機會聽到對方小時候父親因為借錢給朋友而導致一家子吃苦、父母關係也因此失和的經歷,你也會聽到他為何對人如此難以信任、他又為何對錢如此焦慮。

 

聽完這些,你可能還是不會認同「永遠不會向朋友借錢」的觀點,但你理解他為何如此相信,你也會發現「呀~難怪。他的確是可以這麼想的。」你未必認同他、你的選擇也還是不會跟他一樣,但你已經可以理解和尊重。

 

通則就是保持傾聽的氣氛:只要你願意問、願意聽,對方願意講,對話就能一直延續,你們也就能持續靠近對方。

 

對話重點永遠要有意識地回到初始目的上「我們是來互相理解的,不是為了同化對方或做真理對決」。一旦有任何一方展現出觀點上的作戰或防衛,就重新把對話帶回好奇地聆聽上,尊重不同之處。

 

同理心也包括明白及尊重對方的空間與節奏。那份好奇,是予人完全的選擇權的溫柔,不帶逼迫的。需要小心會否語氣神情間透露出一種對方必須回應你的壓迫感。不管是對話間或肢體表情都盡量傳達以下的訊息:「只是想讓你知道我很願意聆聽你。你可以按照你的意願和需要決定要不要跟我分享、跟我分享多少、或甚麼時候準備好才分享。如果你想保留給自己,也完全沒有關係。」

 

 

重點整理

—同理心分為認知同理心情感同理心兩個維度

—情感型和理性型的人都可以更全面地培養同理心的能力,只是發展策略不同。

—不要輕易地假設自己已經聽懂了對方,保持著「我可能還不夠明白」的態度繼續了解

—在長出同理心之前,更關鍵的是先學會傾聽之心的態度,是那個「我願意聽」的決定。

—「傾聽之心」包含尊重和好奇兩個元素,會直接影響聽者與分享者的反應。聽者持續保持「傾聽之心」,尊重不同之處,以好奇心去歡迎對方背後的故事,對話就能在開放式的互動下持續展開,療癒和連結就能發生。

 

 

最後,我在寫這篇時,找資料的過程中看到一篇文章《同理心是什麼?與共感和同情的差異與關係》,是以榮格的認知功能理論來解釋同理心、共感和同情的差異。我覺得非常有趣,對榮格認知功能有點研究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本週微步調任務~

回想一次有人找你分享時,你把天聊死了的經驗,將自己當時的反應對照一下傾聽之心,找到那次互動走向不良的原因。也回想一次良好的傾聽經驗,找出自己當時做對了哪些事。

同理心—看見對方是個人。談「非人化」的殘酷與撕裂

你是否曾經對於有些人對他人傷害的殘酷行徑感到震驚不已?我相信人類天生就有同理他人的能力。只是也有一些心理現象[非人化/去人性化/Dehumanization]會讓人關掉了對人的基本關愛,而做出看來麻木不仁的事。

今天我會跟你分享非人化的概念,以及探討同理心的本質。

閱讀更多 »

分享文章

關於作者 Shaya
從小到大,我都常被身邊的人形容為「想太多、情感太豐富、太認真」。雖然這些情感上的起起落落有時候真的滿累人的,但我卻同時從自己的內在世界發現很多人心有趣又寶貴的東西。
後來經過了心理諮商輔導碩士的進修和服務有身心需要人士的日子,我更深體會到真正領人走向豐盛生命的幾乎都必須從內心出發。
於是,我開始了《Life Storying 微步調生活靈感》的內容分享,希望透過我的掙扎連結於你。
讓我們一起從內心一步一步的累積改變、並從生活中的小處開始實踐成長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每個人存在於人世間,都在寫著屬於他的一個人生故事

每個人的書本厚度不一樣,取決於他的壽數有多少。

身為作者的我們,無法得知我們的故事寫到了幾分之幾。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隨著分秒過去我們的筆都不斷揮舞著、書頁也不斷往後翻著。

關於過去,你或許有些遺憾寫下了某些的決定,寫成了今天的你。你或許相信,你的故事只能以同樣的風格貫徹始終地寫下去。的確,無人能改寫過去。但,你知道嗎?你永遠可以重新定義過去的故事,選擇用新的風格創造新的情節。

關於未來,你或許曾夢想一個美好的畫面可以發生。然而你知道,要寫出改變總是比重覆寫著那些老掉牙情節要用力得多,於是默默地用著慣用的字眼、寫下了一樣的每一天。但,你知道嗎?改變或許真的沒有那麼難。你永遠可以從此刻開始,只要專注地決定並寫好當下的那一個字,就能一字一句地漸漸累積成新的情節。

在這裡,我們將一起探索把故事寫得更美的方法。

在你Life Storying的過程裡,願我的分享能予你一些寫作靈感,以微步調活出新情節。

by Shaya
A Life Story Writer (just like you)
想做甚麼呢?
喜歡聲音
喜歡文字
分享網站
追蹤專頁 緊貼所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