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的愛到底是甚麼模樣?
你覺得怎麼樣才算得上是一份完全的愛?
一份完全的愛,能治療你的心,能讓你相信你是重要的,能讓你真正做自己。
這樣的愛,你遇到了嗎?這樣的愛,你能自己給自己嗎?
原諒—不是放過對方,而是放過自己
不知道你心中有沒有難以原諒的人或事?很難原諒,因為覺得對方不值得被原諒。然而很殘酷的是,為不原諒而付出代價的,竟然不是他,而是我們自己。
看清楚自己不原諒的背後藏著哪些感受,或許你就有了新的選擇。
「我可以成為我的家嗎?」—失家少年的自立希望
當一群失家孩子,沒有原生父母陪伴,也找不到新的家庭…在他們成長的過程,就要慢慢理解「我要成為自己的家,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
失家少年,到15歲就會進入自立階段,離開機構的支援,踏入社會獨立生存。
這群15歲的少年正面臨怎麼樣的挑戰呢?我們一起來聽他們的故事。
*《尋找親愛的家》公益影音計劃-由《新故事運動》主辦,以輕鬆的方式向大眾說失家兒的故事
2個步驟解析你的自我定義(附免費微練習PDF)
仔細去數數,你會發現你在人生中可能同時擔任著幾十個身份。你可曾細細地盤點過,你的每一個身份,當中包含了多少個人選擇和他人的期望嗎?而你自己又有多喜歡身為那個身份的你呢?
當你在做自我介紹的當下,你感受到自己是在閃閃發亮的、還是黯淡無光、甚至有點遮遮掩掩的呢?
我為你準備了一個叫做《解析你的自我定義》的PDF微練習,帶你重新檢視一下你心中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孩子別怕!無關血緣,我愛你」—失家兒重遇愛
失家兒在尋求寄養及收養家庭的過程裡,其實就是在失去原生家庭後,等待新父母的一句:「即便我們之間沒有血緣關係,但你就是我們所愛的孩子。」然而要等到這樣的一句話卻不那麼容易。到底失家兒尋找新家庭時正面臨甚麼困難呢?
*《尋找親愛的家》公益影音計劃-由《新故事運動》主辦,以輕鬆的方式向大眾說失家兒的故事
2021疫情下的人物故事—兩個孩子的媽
—2021年5月,台灣疫情爆發— 兩個孩子的媽: 「最近的變化讓我壓力好大。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平常我跟老公兩個 […]